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阶段,农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农业发展得好不好,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存、稳定和发展。在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顺利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既是当代中国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党和国家面对的巨大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上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农业现状的基本总体水平出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固定的道路和途径,中国应依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在推进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前进道路。十七大的报告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选择农业现代化为研究主题是鉴于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是出于个人专业素养的要求及专业理应服务于如何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通过理论研究的探讨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期望能为当代中国顺利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个人积极的行动努力。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全球共睹的惊人变化。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已经步入小康社会,然而我们目前的小康社会仍然处于最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农业生产力整体发展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农村总体落后的不良状态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实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障碍。因此,研究我国当代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遭遇到的突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遭遇问题的有效途径,必然具有很强的服务现实需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创新意义。除了绪论对全文进行整体宏观的简要论述外,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必然性相关理论给予了具体阐说,讨论了农业现代化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探讨了解决应对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所面临问题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