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机电液短程截割传动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是能源,鉴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特征,地下煤炭开采仍然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源需求的必然选择,这就对采煤机的可靠性和自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煤机截割部目前采用齿轮传动系统,采掘作业的重载、强冲击载荷均通过齿轮进行传递,重载下的摇臂箱体变形会导致齿轮啮合情况变恶劣,若有一个齿轮发生破坏将导致整机停止工作,因而可靠性较低。另外,所开采煤的块煤率是由滚筒转速、牵引速度和结构参数综合决定。由于目前滚筒不能调速,因而难以对块煤率进行有效地控制。本文以MG300/700型电牵引采煤机为应用对象,以提高采煤机自适应性和可靠性为目标,在充分了解传统采煤机基础上,进行了采煤机机电液短程截割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参数匹配,并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①在详细了解传统采煤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采煤机机电液短程截割传动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变量泵多液压马达结构,实现了短程传动和滚筒调速,提高了采煤机可靠性和自适应性。系统还采用蓄能器实现负载突变下的缓冲减振,特有的失效保护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采煤机可靠性。②针对所设计的机电液短程截割传动系统进行了参数匹配和关键部件选型。其次,建立了各关键部件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并对各关键部件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部件模型能客观真实反映部件的功能特点。③建立了机电液短程截割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从调速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滚筒的良好调速,并且系统中添加蓄能器后能很好地缓冲减振。另外,系统总效率能达到70%以上。④搭建了采煤机截割滚筒负载模型和牵引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煤机整机模型并制定了相应综合控制策略。基于整机模型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各典型工况下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截割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和可靠性。本文进行了采煤机机电液短程截割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理论分析,提出了采煤机综合控制策略,为采煤机截割传动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实现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世界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机器视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三维物体识别的要求。很多情况下需要采用各种测量手段及三维几何建模方法,将物体转
吊顶作为室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石膏板因其所具有的低成本且易造型的特性,从而在吊顶装修中得道了广泛的应用.
复合材料,从20世纪50年代起,伴随着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建筑等各项军用和民用行业的技术进步,获得了高速的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其中最先开发和产业化推广的,因此其应用最广
聚吡咯(PPy)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导电高聚物之一,但在其实际应用中,PPy材料的腐蚀导致不可逆降解,失去电化学活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对于PPy材料的腐蚀降解主要从化学角度出发,研究其结构及导电性的变化。但PPy表面也可以进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因此电化学作用也存在于PPy的腐蚀过程中。在PPy腐蚀机理研究中,通常只关注了PPy的化学腐蚀而忽略了电化学
当周围环境对既有建筑物产生影响,有很大概率会出现建筑物性能下降的现象,例如说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威胁建筑物的安全.所以,进行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对于地基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更新,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技术以及需求的变化促使建筑施工越来越重视建筑
被喻为“教育的革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工作者们,要胸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脚踏实地投身于新课程教育改革之中.作为彭州市龙头
期刊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由于数字阀能够直接以数字的方式进行控制,因而数字阀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计算机直接控制的数字阀是今后液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主要对数字阀的机构以及原理进行介绍,同时对其进行简化并进行建模,并且对经典的数字阀的控制算法(矢量控制算法、双闭环控制算法)的原理以及特点进行的详细的分析。第二部分对连续跟
托辊作为传送带的关键部件,在工作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输送带应用钢质托辊,磨损周期在三个月左右,辊子磨损后会产生毛刺对皮带造成严重损伤,甚至报废皮带,损失极大。而陶瓷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