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套管式微反应器内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头孢呋辛酯超细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om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细药物具有常规药物所无法比拟的优点,通过药物的微粉化,可以改善水溶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头孢呋辛酯是亲脂性药物,水溶性差,难于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为了解决溶解速率的问题,可采用超微细化加工技术。由于微反应器具有停留时间短、混合强度高等优点,微反应器的发展进入纳米颗粒合成的新领域。本文将将微反应技术与反溶剂重结晶方法相结合,来制备头孢呋辛酯超细颗粒。由于微反应器本身结构尺寸的限制,大部分微设备的处理量为微升或毫升/分钟,这远远小于传统设备的处理量,从而限制了微反应器的工业应用。本文首次运用新型的金属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制备有机药物头孢呋辛酯超细颗粒,实验室条件下其处理量达到升/分钟的水平。论文详细考察了丙酮-水体系下,无表面活性剂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头孢呋辛酯颗粒的效果,发现加入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药物重结晶时颗粒团聚和聚结的现象,制备的药物颗粒形貌为光滑的球形,粒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丙酮-异丙醚体系下,通过调控溶剂/反溶剂体积比、头孢呋辛酯溶液浓度、两相总体积流量、微孔大小、套管环隙、混合距离、制备温度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加入量等因素,可以有效地控制颗粒的合成、大小、分布以及颗粒的结晶形态等。头孢呋辛酯原料药为粒径几十微米、大小不均匀的块状颗粒,而在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中通过反溶剂重结晶方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90 nm左右的光滑球形颗粒。可见重结晶后达到了细化头孢呋辛酯颗粒的目的。基于微通道反应器自身的结构特点,过程可实现颗粒的高通量(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套管式微通道反应器的最大处理量约为6 L/min)、连续化生产。本文对超细头孢呋辛酯产品和原料药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和DSC分析,原料药的晶体结构为结晶形,而微粉化后头孢呋辛酯颗粒晶体结构为无定形;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超细化前后头孢呋辛酯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考察了原料药和微粉化产品的溶出度,试验测定100 min后,微粉化药物溶出速率达到92%,为原料药溶出速率的1.8倍左右,表明在套管式微反应器中液相反溶剂沉淀法是降低粒度和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因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以及快速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体微生物的检测。综述了PCR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水体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
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启动以后,在台湾地区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被称为"宝岛债"。自2013年2月台湾相关主管部门开放人民币清算业务至2014年8月,台湾地区共发行21档"宝岛债",
利用超声提取、吸附色谱分离以及气相色谱和气 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土壤中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硅胶和弗罗里土吸附净化正构烷烃和
针对高寒多年冻土区特点,选用基质沥青与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通过测力延度试验进行沥青结合料低温性能多指标评价对比,据此提出韧性比指标与常规技术指标试验、夏普计划(S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西藏陆-陆碰撞造山带拉萨地块南缘,其中东段北部从松多群北界起,发育向北逆推褶皱系,该逆冲褶皱系南缘控制亚贵拉、蒙亚啊、洞中拉、洞中松多、龙马拉等铅锌
针对微机保护硬件的功能、可靠性及光纤通信理论的研究和继电保护自适应、智能化的最新发展,研制出一套以光纤为通信媒介的微机保护系统。该系统首次使用华北电力大学最新开发
【正】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极化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大范围铺开,地铁车站的给水排水施工的技术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文章结合工程实际,按施工前准备、施工中的技术控制和竣工后的维护运营三大阶段,分析了地铁车
随着电子废弃物的飞速增长以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安全处理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因此,开展有关电子废弃物处理研究,明确电子废弃物处理
图像拼接就是把针对同一场景的相互有部分重叠的一系列图片合成一张大的宽视角的图像。拼接后的图像要求最大程度地与原始图像接近,失真尽可能小,没有明显的缝合线。图像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