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人作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出发点与归宿必定是人,要塑造人的精神世界,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为人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以期能够推进人的自我发展以及提升。大学生是构成社会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要指示精神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热情。与此同时,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也再一次的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这就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视野。人文关怀强调把人作为主体,在关注人的生存需求的同时认同人的精神追求,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内涵丰富,包涵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面的内容。融入人文关怀,是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时代要求,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创新,鲜明的时代精神以及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价值都不断地吸引着学者开展广泛深入的探究,这也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思路。然而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这就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试试效果和执行力度还有缺陷。因而,本文在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观察调查法、文献研究方法等,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缺陷的原因,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以期能够丰富和完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人文关怀的途径。论文的开篇部分是绪论,提出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人文关怀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主要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课题所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及其研究价值。并对当代社会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课题进行文献综述,展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方法,提出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除去绪论和总结,文章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以及其具备的现实意义。在这一部分中,首先阐述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在此基础之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做出界定。其次,在整体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时代要求之上,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进行归纳总结。再次,通过内涵的界定和内容的分析阐述,提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第二部分: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及其原因。虽然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本文阐述了人文关怀缺失的四个方面表现,包括思政教育工作忽视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和发展;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对个体关注度不够;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了思政教育工作缺失人文关怀的原因,即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坏境不完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认识不足;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自身的人文素质不高以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僵硬化四个方面。第三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融入人文关怀的对策。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都是为了找寻对策服务。所以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所在。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本文提出四大对策,即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具有高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改善教学,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关怀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