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Ⅲ)负载型螯合树脂吸附砷(Ⅴ)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制备了Fe(Ⅲ)负载型螯合树脂并对其吸附砷(Ⅴ)进行了研究。在对已有的除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配体交换原理的固液分离除砷方法。实验以D401螯合树脂为骨架材料,并对其负载Fe(Ⅲ)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用这种吸附剂可通过络合作用与水中的砷结合将砷除去。实验对这种新型除砷吸附剂的改性条件、除砷条件、干扰条件和洗脱条件进行了详细探讨。采用微柱进行装柱动态工艺条件实验,对不同流速和再生条件下的除砷效果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Fe(Ⅲ)负载型螯合树脂能有效地把含砷量为1mg/L的水降至美国环保局最新标准0.01mg/L以下;吸附剂受pH的影响较小;对砷的选择性较高;水中常见离子对除砷效果影响很小;再生效果良好,洗脱率为94%,再生率达94.2%以上。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Fe(Ⅲ)负载型D401螯合树脂对水中砷的吸附速度符合鲛岛公式Aln A/(A-q)-q=-1+0.54x(第一阶段)和q=9.47+0.25lgt(第二阶段),对水中砷的吸附等温式符合Freundlich型,可表示为qe=0.3Ce0.524。并对动态吸附柱的吸附带下移速度、吸附带厚度、吸附柱总传质系数、吸附柱传质单元数和吸附柱动态吸附量进行了计算,表明其动态除砷效果良好。 实验研究表明:Fe(Ⅲ)负载型螯合树脂吸附微量砷(Ⅴ)的除砷方法具有除砷容量较大、对砷的选择性高、受pH的影响小、操作方便、不带入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去除生活饮用水和工业废水中的微量砷的除砷方法。
其他文献
科学怀疑在大学生创新素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大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武器,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中应有的开放心理特征。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科学怀疑精神的培养
针对我国近年出现的对高等院校的学科评估,尤其是对重点学科的评估方法,指出这些方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问题。文章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分析了当
一、前言丙烷脱沥青装置产的沥青(简称 PPA)十分粘稠,针入度小于10,60℃粘度大于17000Pas。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炼厂将丙脱沥青作粘结剂、稀释沥青及乳化沥青的组分,并努力提
刘金玉(九里山矿供应科修旧利废班班长)$$ 我长年在企业基层生产一线工作,坚持以矿为家,能为矿上省一分钱是一分钱。于是,我就带领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修理、复用废
报纸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可以依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依托文本,通过实物创设情境、故事仿编、角色扮演、实地观察交际等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尝试分析了科技评估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问题表现,并初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正> 十九世纪初,中法两国在贸易和政治上的往来是很少的。尽管当时法国在广州设有领事馆,然而这个机构却是个空架子;因为从1802至1832年,法国从未向广州派遣过自己的领事。
词汇量作为语言表达的基石,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教学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