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大地震期间虐杀中国人事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不法朝鲜人暴动”的流言扩散,为防止“不法之徒”趁震灾暴动,日本政府颁布“戒严令”,警戒、逮捕朝鲜人,部分居住于日本的中国人在地震混乱中遭到虐杀。本文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地震期间虐杀中国人事件,分析虐杀背后的原因。第一部分叙述虐杀中国人事件发生前日本社会情况及中国工人为何大量来到日本,并通过政府颁布的命令,分析中国人如何卷入虐杀事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大岛町事件”与“王希天事件”为主,整理虐杀中国人的经过及虐杀事件在华工回国后被披露。第二部分通过阐述中国、日本政府对虐杀事件采取的措施,结合两国国际地位,当时国情,分析采取各项措施的原因。中国民众虽然对虐杀事件非常愤怒,但由于中国当时国际地位低下,并在政治、军事上依赖于日本,中国政府并未深究虐杀中国人事件。而日本方面,部分日本民众积极帮助中国寻找虐杀证据,日本政府因考虑在中国的经济利益而采取隐瞒政策,拒不承认杀害中国人的行为。第三部分评价虐杀中国人事件,首先从中日两国的关系、日本民众对中国人的看法分析虐杀中国人事件的心理、情感原因。自近代以来,曾位于“华夷秩序”中心的中国受到列强多次侵略。面对软弱的中国,日本迅速“脱亚入欧”,并从情感上鄙夷中国,对中国民众更带有蔑视情绪。情感因素成为导致地震期间虐杀中国人事件的原因之一。另外,日本政府屡次怂恿、支持虐杀行为。“大岛町事件”与“王希天事件”均有日本军队、警察参与其中。民众在军队及警察的示范作用及集团主义心理的引导下,更加无所顾忌地残害中国人。最后,虐杀中国人事件成为日本日后侵略中国的提前演练,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关东大地震期间虐杀中国人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误杀事件,这其中包含着两国国际地位及两国民众心理情感因素。
其他文献
光斑漂移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的一个重要效应。利用CCD成像技术在烟台地区近海面进行了准直高斯光束传输实验,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得到了近海面准直高斯光束的漂
为了实现章贡区土地信息提取,给城市土地分类提供方法上的参考,并能在此基础上了解到章贡区建成区用地规模变化趋势,以赣州市章贡区为例,将2001年、2004年、2006年、2009年、
民间借贷纠纷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与我们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民事纠纷,由于我国特殊的熟人社会的国情,加上老百姓法律知识的掌握不足,在发生借贷关系时,往往会以现金的形式支付,
<正>2018年6月1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南宁召开,有关专家、政府部门人员、基层执法人员、人大代表
基于学科分野和办学历史等原因,目前国内高校本科层次的传媒专业教育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以新闻教育为代表的新闻传播教育;二是以影视教育为代表的传媒艺术教育。随着媒
主要论述深部地幔的组成、地球化学及深部流体研究的进展。金刚石中含有下地幔矿物组合的包裹体,这一发现暗示,在670km或更深处有“原金伯利岩浆”发生的可能性。经研究,地幔中的流体
目的就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7例(其中单支冠状动脉病变A组33例,双支冠状动脉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我国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周期长、任务艰巨的现实,以云南省为例,对当前精准扶贫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发现可取之处。并提出在"互联网+"扶贫
布袋和尚是禅宗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从禅宗典籍中的记载可看到这一形象经过了数度的演变而成,在民间布袋和尚化身为弥勒佛,成为重要的民间信仰。这种演变转化实际上体现了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