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辊薄带连铸无取向硅钢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硅含量为3%和6.5%的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双辊薄带连铸流程中热轧对3%Si无取向硅钢的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两阶段冷轧对薄带连铸3%Si无取向硅钢的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另外还对薄带连铸流程条件下6.5%Si无取向硅钢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热轧对薄带连铸3%Si无取向硅钢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直接冷轧工艺的退火板织构存在较弱的λ纤维织构和较高强度的γ纤维织构。热轧+冷轧工艺,退火板织构主要是较高强度的λ纤维织构、较高强度的Goss织构和微弱的γ纤维织构。两种工艺相比,热轧+冷轧工艺使得λ纤维织构得到提高、Y纤维织构得到弱化和增加Goss织构组分。热轧+冷轧工艺退火板的磁感Bso与直接冷轧相比得到提高,铁损P15/50得到降低,且晶粒尺寸提高了86.6μm。2.研究了两阶段冷轧对薄带连铸3%Si无取向硅钢的组织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直接两阶段冷轧工艺的退火板织构主要是较弱的λ纤维织构和较高强度的Y纤维织构,并且存在强度较低的Goss取向。热轧+两阶段冷轧工艺的退火板织构主要是λ纤维织构、微弱的γ纤维织构和强度较高的Goss织构。两种工艺比较,热轧+两阶段冷轧工艺弱化了丫纤维织构且加强了Goss织构。热轧+两阶段冷轧工艺使得成品板的平均磁感Bso得到提高,平均铁损P15/50得到降低,且晶粒尺寸的均匀性提高。3.研究了薄带连铸6.5%Si无取向硅钢组织性能。薄带连铸条件下6.5%Si无取向硅钢0.5mm厚退火板的织构是显著的λ纤维织构和微弱的Y纤维织构。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主要是取向形核机制和择优长大机制。退火板沿轧向的磁感B8与传统工艺相比提高0.11T,而铁损W10/400达到18.40W/kg。4.经温轧后的6.5%Si无取向硅钢,板面光滑无裂纹,仅在边部出现微小裂纹。表明了温轧可改善6.5%Si无取向硅钢的塑性。
其他文献
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红外技术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红外系统从固定焦距系统发展为具有可变焦距的变焦系统,又从具有可变焦距的红外变焦系统发展为具有连续变焦的红外光
目的:研究复方硫酸亚铁颗粒颗粒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硫酸亚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许多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的
区间中智集是模糊集的推广,用以表达不确定、不精确和不一致信息,它包含真隶属度函数,不确定隶属度函数和假隶属度函数,其隶属度函数是以区间数的形式给出。本文首先给出区间
清代前期,随着社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到了极致,而社会转型又带来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整个经济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局面。清代前期土地产权交易的发展,如地
公私合营前的北京乐家同仁堂是公认比较成功的老字号家族企业,但从其家族和企业演变的历史视角考察,长寿过程充满波折。一般对家族企业长寿研究,更关注企业层面,忽视家族层面
我国现今女性内衣设计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民间独有文化内涵早已消失殆尽。而在近些年“中国风”元素融入服饰的风潮下,内衣也不乏推出各种融入中国民族元素的设计,中国女
HTML5是移动设备、云计算和网络时代的一种网站和应用程序开发新概念,是互联网的下一代标准,是构建以及呈现互联网内容的一种语言方式。HTML5是将Web由一个内容展现的“工具”
在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下,电力系统规划的发展将面临新的问题。发电侧,为达到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风电的政策;负荷侧,随着石油的大量消
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子迁移率,因此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修饰电极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构建了几种新型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研究了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