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陶瓷外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强璞外贸公司为例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诞生于上个世纪末的我国中小陶瓷外贸企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外贸经营权的适度垄断和我国对高耗能、高污染陶瓷产业扩张的放任自流是其生存的基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各种陶瓷生产企业均有自营出口权,陶瓷外贸行业由垄断行业过渡到一般竞争性行业,使得中小陶瓷外贸企业不再享有以往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陶瓷产业进入“微利时代”,一些陶瓷外贸企业甚至处于亏损边缘。所有这些使得中小陶瓷外贸企业在垄断地位掩饰下的竞争劣势暴露无遗,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中小陶瓷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对外贸经营权的适度垄断形成的单一的经营模式,即简单的“收购—出口”模式,导致中小陶瓷外贸企业基本上无产品设计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弱或无品牌。中小陶瓷外贸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仅起到出口中间商的作用是造成中小陶瓷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困难局面的重要原因。并且这种赚取购销差价的经营模式很难形成中小陶瓷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长远的发展战略更是无从谈起。此种模式下,市场竞争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企业彼此之间的价格和数量上,形成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的恶性循环。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我国中小陶瓷外贸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并据此对中小陶瓷外贸企业如何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制定其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创新性的探讨。 首先,文章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是以出口陶瓷为主的国有中小型外贸企业,综述分析了国内外针对中小陶瓷外贸企业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回顾了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创新点。其次,在对我国中小陶瓷外贸企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强璞外贸公司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通过如何改变公司的经营模式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最后,在总结强璞外贸公司与其他陶瓷外贸公司共性的基础上,从陶瓷行业角度出发,对我国中小陶瓷外贸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教学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者,在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战略背景下,建设一支适应教学型高校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质量、进度是工程建设项目目标控制系统的目标。工程项目目标控制人员,不仅要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掌握各自的控制方法,而且还要认识及掌握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