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重点也从寻找大型构造油气藏转向寻找薄储层油气藏和隐蔽复杂油气藏。东方地区位于莺歌海盆地内,发育大型低位三角洲砂体,油气丰富,多口井已开发多年,是目前南海油气开发较成熟和重要的一个区块。工区内的薄储层尤其发育,大多为多期发育复合水道砂体,受限于地震资料的垂向和横向分辨率不足,薄储层边界识别、气水关系判定和地质模式的识别较难。本文从正演论证开始,挖掘地震资料处理潜力,同时结合周边测井进行反演,开展针对提高薄储层识别分辨率解决方法和方案的探索。首先对现有采集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影响薄储层边界和关系识别的关键因素,同时针对这些因素采用正演对分辨率进行论证。在正演分辨率论证方面,面向目标砂体,设计了不同的砂体叠置关系,通过论证分析,总结出在不同情况下的影响砂体分辨率关键因素。在地震资料处理方面,充分挖掘地震资料潜力,采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浅水多次波衰减方法衰减多次波保幅处理,保护有效信号,同时采用了基于taup域的宽频处理方法,最大限度提高信号的极限分辨能力。在储层识别方面,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利用地震反演和储层随机建模的优势,从井出发,建立定量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储层的横向预测。充分利用地震数据横向密集的特点,精确求取不同方向上的变差函数。达到了针对薄储层纵向横向关系的识别。通过对东方地区的研究应用后,提出了针对薄储层的一套先进、合理、有效的技术流程,并在实际数据测试过程中完善了关键技术。同时认识到:在东方地区,高保真宽频地震资料处理与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相结合能大幅度提高储层的纵,横向分辨率,不仅可以有效地识别薄层气水关系,同时可以刻画气水边界。为储层联通性分析和储量预测提供更清晰,分辨率更高的解释资料,为薄储层目标砂体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