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交当代和亲本自交种子发育早期的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3318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选取3个冬小麦品种(系)为一组亲本,3个为另一组亲本,配制了正反交18个杂交组合,以授粉后6天和12天的杂交和自交种子为材料,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和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cDNA-AFLP)研究了小麦杂交当代种子与其亲本自交种子基因的表达差异,并与田间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对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授粉后12天和授粉后6天种子的基因表达类型相同,分为8大类共15种。统计结果显示,两个时期的基因表达模式比例有以下几个特点:1)两个时期杂交种与亲本间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差异表达基因比例为40~60%;2)授粉后12天扩增片段的总数比授粉后6天减少28%,差异表达基因比例减少11.72%,相应地,表达一致类型的比例增加。 2.授粉后12天与授粉后6天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授粉后6天,杂交种与父本表达一致型(t0111)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呈显著的负相关,反交杂交种特异表达型(t0010)与千粒重杂种优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单亲沉默型(t1000)与穗长杂种优势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双亲共沉默型(t1001)与有效穗数杂种优势呈显著的正相关;授粉后12天,反交与相应母本表达一致型(t0011)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杂交种特异型(t0110)与有效穗数、穗粒数、单株产量和单穗产量杂种优势的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双亲共沉默型(t1001)与有效穗数和单株生物学产量杂种优势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3.对89个经点杂交验证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55个cDNA片段与已知功能的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相应基因与多个生理生化过程有关:包括糖代谢(6个)、脂类代谢(3个)、蛋白质合成(9个)、蛋白质降解(3个)、氨基酸代谢(2个)、核酸代谢(3个)、核苷酸代谢(2个)、调控蛋白(6个)、物质跨膜运输(5个)、能量转换(4个)、信号转导(2个)、胚乳蛋白质的贮藏(8个)及其它(2个)。此外,还有34个cDNA片段功能未知。上述89个cDNA片段中有25个cDNA片段,其相应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有显著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下,基于教学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广泛应用于大学教学,"翻转课堂"把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先教后练"的基本格局改造成"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练"。教师依托技术
新起点,新理念,新任务。新部署。新征程,新跨越。一条富民优先、产业振兴、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正全面清晰。一幅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美丽壮锦正
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西部民族地区要持续发展,就应建立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通过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步入资源集约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来,南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执行中央、自治区、南宁市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克服了
目的研究甲醛对小鼠淋巴及睾丸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甲醛低剂量组(2.5 mg/m3)、中剂量组(5 mg/m3)
四十多年来,辐射诱变技术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中取得了卓越成就。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诱发突变体更加受到重视。γ射线作为行之有效的水稻突变体诱发手
解决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ERP、SCM、CRM、EC是趋势、是方向,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面对众多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企业有着怎样
在中国农业展览馆里,农耕文明演绎着农民的智慧,在这博大的智慧里,一组棉纺织技术的展览显得尤其珍贵,那散发着远古文明的老式织布机、纺线车仿佛在诉说着几千年来人类的渴求
回首2011年,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现象频繁上演。很多农产品陷入“价跌、滞销、卖难”的困境,从土豆到大白菜,从洋葱到生姜,农产品滞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通过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新加坡弥补了自然资源的不足,增添了经济转型的动力,实现了产业的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