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头端腹内侧部痛觉调制神经元上G蛋白耦联型雌激素受体GPER-1表达和功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bcn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髓头端腹内侧部(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RVM)是痛觉下行调制系统的核心结构,也是阿片类药物发挥镇痛效应的的关键部位之一。根据对伤害性刺激电生理反应的不同,将RVM神经元分为“启动”神经元(ON细胞)、“停止”神经元(OFF细胞),以及中性神经元(Neutral细胞)三类。ON细胞和OFF细胞是RVM内参与疼痛调节的主要神经元。伤害性刺激可以引起ON细胞放电频率增加,对疼痛有易化作用,OFF细胞则与之相反。RVM由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 magnus,NRM)、网状巨细胞核(Nucleus gigantocellularis reticularis,Gi)、外侧网状巨细胞旁核(Nucleus lateral paragigantocellular,LPGi)和网状巨细胞核α部(Nucleus gigantocellularis reticularis,alpha,GiA)等四个核团组成,这些核团含有大量向脊髓投射的5-HT能神经元,但目前对RVM的5-HT神经元在痛觉调控中所起的作用仍存很大争议。雌激素是体内重要的性激素之一,通过ERα,ERβ及G蛋白耦联型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等发挥生理学效应。大量文献资料提示雌激素参与机体对痛觉的调控,但是其作用部位及受体机制仍不清楚。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以直肠充胀(CRD)引起的腹肌放电活动(Viscero-motor response,VMR)为评价内脏痛的指标,发现向大鼠RVM微量注射雌激素后,CRD引起的VRM进行性增强,且吗啡在该部位的镇痛效应明显减弱;采用细胞外记录和微电泳的方法,我们发现雌激素选择性兴奋ON细胞,并减弱吗啡对ON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我们发现RVM部位高表达GPER-1。这些结果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GPER-1激活RVM的ON细胞,加强下行易化功能,发挥对内脏痛的增强效应。我们推测,在RVM部位GPER-1可能选择性表达在ON细胞,雌激素与GPER-1结合可直接(通过突触后机制)提高ON细胞的兴奋性。本研究从三个方面为上述假说提供依据:一是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研究GPER-1阳性细胞与5-HT神经元的关系;二是通过在体细胞内记录的方法,鉴定和标记ON、OFF和Neutral细胞,再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研究GPER-1在不同类型神经元上表达的情况;三是通过在体细胞内记录和微电泳的方法,研究雌激素对ON细胞膜电位的影响。1.RVM部位5-HT神经元与GPER-1阳性细胞分布的特征对成年SD大鼠脑干连续切片后行TPH免疫荧光染色,对每张切片上的TPH阳性神经元距离腹侧面和中线的距离进行测量,构建RVM部位5-HT能神经元空间分布图;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检测GPER-1与5-HT共表达情况,以明确GPER-1阳性细胞与5-HT神经元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延髓腹侧部TPH阳性神经元形态较均一,呈梭形,长径约10~20μm,短径约5μm,分布在前囟后9.0~13.5mm范围之内。在RVM头端(前囟后9.0~11.0mm),5-HT能神经元数量少且分布范围局限于中缝大核;在RVM中心区域(前囟后11.1~11.8mm),5-HT能神经元数量增多,分布范围逐渐扩展至网状巨细胞核α部(GiA)以及外侧网状巨细胞旁核(LPGi),但网状巨细胞核(Gi)分布却很少;至RVM尾端(前囟后11.9~13.5mm),5-HT能神经元数量变少,并严格局限于中线两侧的狭小范围内。GPER-1与5-HT双标记实验发现,在RVM部位GPER-1阳性细胞与5-HT能神经元形态各异,两者交叉分布、互为近邻。在RVM局部可见许多5-HT标记的纤维,在这些纤维,5-HT免疫活性呈串珠状,与GPER-1阳性神经元胞体十分靠近,提示这些5-HT能神经元的末梢可能以非典型化学突触的形式影响GPER-1阳性神经元的功能。2.GPER-1在RVM部位痛觉调制神经元上的分布在戊巴比妥麻醉的大鼠,在前囟后11.0~12.0mm范围内在体细胞内记录RVM神经元活动,通过伤害性刺激后肢(pinch)和充胀结直肠(CRD)的方法,鉴定ON细胞、OFF细胞和Neutral细胞,通过记录电极向细胞内电泳神经生物素(Neurobiotin),然后对该范围延髓的连续切片进行神经生物素、GPER-1、TPH及MOR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PER-1、TPH及MOR表达及共表达情况。我们发现,GPER-1特异性的表达在ON细胞;ON细胞上存在MOR与GPER-1共表达,所有ON细胞均不表达TPH。OFF细胞不表达GPER-1,少数OFF细胞表达TPH。3.雌激素对RVM部位痛觉调制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在戊巴比妥麻醉的大鼠,我们采用piggyback组合电极(将多管微电泳电极与在体细胞内记录电极粘合在一起)细胞内记录RVM内的ON细胞,观察微电泳17β-雌二醇对ON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发现微电泳17β-雌二醇可引起ON细胞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增快,这一作用与膜电位发生去极化以及EPSP幅度增大有关。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雌激素通过突触后机制直接兴奋ON细胞,加强下行易化功能,从而发挥对痛觉的增强效应。综上所述,本课题初步探讨了RVM部位GPER-1阳性细胞与5-HT能神经元的关系,发现GPER-1与5-HT表达在不同神经元,RVM局部存在大量5-HT能神经末梢,可能以非典型化学突触的形式影响GPER-1阳性神经元及局部环路的功能;用在体细胞内记录和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证明GPER-1特异性的表达在ON细胞,并进一步证明雌激素能够使ON细胞膜电位发生去极化和EPSP幅度增大,神经元放电活动增强。这些结果有力地提示雌激素在RVM部位能够通过激活GPER-1而加强下行易化通路的活动,这一信号机制可能在中枢性痛敏的发生或维持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通过对膜过滤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质的热重分析、截留液中悬浮颗粒的光学在线监测和膜孔以及膜面污染的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10K、50K、100K三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的污染过程.
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在学校海洋教育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其天然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两种策略来探讨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步骤,并讨论
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可实现硫资源的回收利用。采用实验室模拟烟气,以有机胺溶液为吸收剂,确定合适的烟气吸收剂配方及吸收和解吸SO2的适宜条件;利用初始速率法,建立乙二胺溶液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有色宝石鉴定》课程的教学效果,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在分析《有色宝石鉴定》课程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优势
目的:探讨管灸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家兔Ras/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揭示管灸促进面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的信号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管
以青岛地铁五四广场站施工为工程背景,结合青岛地铁3号线总体设计及相关地质勘查资料,初步探讨五四广场站盖挖逆作法、浅埋暗挖法施工的设计可行性,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利用有
<正> 车辙 辗出悠古的岁月 马迹 留下豪杰的神采 进入当年魏将挥戈的古道 古道 直通历史的一端 终点不在三曹故里 古道穿今 思想的道路已没有终点
期刊
【正】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个富翁要对两个乞丐施舍,他说:"我有两种施舍的方案,你们每个人只能选一个,且不能后悔。第一个方案是今
<正>"回国发展主要是因为在国内我有两个家:‘大家’和‘小家’。‘大家’指祖国这个大家庭,‘小家’指我的家庭。我们赶上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正是在这充满希望的
探讨制订了一套符合河北省蔬菜生产需求的高效、低毒农药安全使用与增效控害关键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包括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轮换用药、控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