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0年强火山喷发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山活动是影响年至年代际中国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本文根据全球火山活动与喷发事件年表、气象观测数据及历史文献记载,对1750-2010年全球强火山喷发事件按照纬度、喷发时间、爆发等级进行分类,进而对全球强火山喷发的当年及喷发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温度及降水变化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辨识我国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同时利用气候系统耦合模式CESM进行了2次火山活动敏感性试验,初步探讨了在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下的火山活动气候效应及其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强火山喷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火山带上,且以赤道两侧地区(10°N-10°S)最为多发。  2.强火山喷发事件以1月和4月最为多发,且夏半年(4月-9月)发生的次数较冬半年(10月-次年3月)略多。强火山喷发阶段性变化以1870年前后为分界点,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变化;187′年之前以35-50年周期为主,之后以15-25年为主,周期变化更为频繁;其中1750~1760年、1776~1795年、1811~1830年、1871~1890年、1911~1920年及1981~1995年强火山喷发事件相对多发,其他时段则相对少发。  3.年温度变化方面,低纬地区的强火山喷发会造成喷发后三年内全国大范围的降温,而高纬地区的火山喷发会造成部分地区降温,且降温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季节温度变化方面,强火山喷发后第二年的夏、秋季降温;低纬地区的强火山喷发后的第二年冬季全国大范围升温,而高纬地区的强火山喷发后第一年的冬季就出现全国大范围的升温现象。  4.夏半年喷发的强火山会造成全国大范围的降温,而冬半年喷发的强火山造成的降温区域相对较小。  5.低纬地区的强火山喷发会造成全国大范围的降水量减少,高纬地区的强火山喷发后,降水量的区域变化特征并无明显变化。  6.CESM模式模拟出强火山喷发后连续6年的降温效应,且夏半年喷发的火山引起的降温效应更强。强火山喷发后2-3年时间内的温度变化主要与地表长波辐射量有关。模式模拟的夏半年喷发的强火山会造成喷发后第二年全国范围降水量减少,而冬半年喷发的火山主要造成长江以南地区在强火山喷发后的第二年降水量减少。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辽东半岛多个气象站的资料比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辽东半岛地区极端风速及其特征,同时还分析研究了可造成瞬间极强风速的龙卷风及其气候特征等。文中所用资料取自各气象
城市电视台的戏曲节目一般以播出地方戏剧和地方曲艺为主,但随着节目的长期播出,内容与形式已经显得陈旧,出现了老调重弹的局面,因此戏曲节目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
近日,与几个农资零售商同行小聚席间,谈起谁是当地、当时农资零售的最大赢家?老李呷了一口酒,抿了一下嘴,眉飞色舞地自夸自擂起来,他说他自认为是本乡镇数一数二的农资零售大
1中耕培土一般在雨天后、浇水后和棉田杂草发生较多时应及时中耕,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防棉株倒伏。对旺长田块应深中耕,切断部分侧根,减少根群数量,控制基叶生长;对旱薄地
本工作利用耦合气候模式(GFDL-CM2.1)研究了二氧化碳(CO2)强迫下全球平均水循环的变化。从全球平均上看,全球平均降水(等于平均蒸发)的改变同时受温度和CO2变化的影响,温度升高促
近年来,伴随着各大卫视的大投入、全娱乐、高收视,地方台日益面临“夹缝里求生存”之■境。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激烈竞争,各地电视台纷纷迎难而上、出奇制胜,很多地方还
本论文通过系统化地应用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5资料及其它卫星产品、地面或探空数据,对东亚地区地表温度、总云量、强对流云的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在于发展
学位
欧亚大陆大型斜脊系统(LSTR)是影响我国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EPECE)的中高纬地区关键环流系统。本文利用1948/1949至2016/2017共69个冬季的逐日资料,研究了欧亚大陆LSTR
本文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合成和相关方法就ENSO事件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E1 Nino年冬季急流增强东扩,主要在急流出口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设计形式更应该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整个电视媒体节目的重心就是围绕选材、品牌知名度、阐述原则、传播途径等综合方面进行发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