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类属印欧语系,汉语类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结构差别较大。英语突出主谓,而汉语突出主题。英语注重主语——谓语这一结构,句子结构紧凑且严谨,一般是按照SV或者SVO句子结构的顺序排列组合。汉语不存在主谓一致,句子结构松散且较为灵活,一般围绕主题、将述题作为重要信息依次展开的开放型结构;述题在主题的控制下,依次展开,形散而意合。恰是由于英语与汉语在句法结构方面的不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工作中,翻译工作者可能会遇到句子结构转换方面的难题。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将英语主语化句子结构转换为汉语主题化句子翻译方法应用到农业科技论文英译汉中,有助于译者有意识地进行英语主语化的句子结构向汉语主题化句子结构的转换,克服英语源语中繁长、复杂的句子结构的造成的困难,最终产出句子结构合理、语义表达更方便汉语读者阅读的汉语译文。本文作者基于主题句取向翻译方法反思农业科技论文英汉翻译实践,总结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笔译工作。全文以笔者参与的“农业科技文献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创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中收集的国际顶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Nature刊登的农业科技论文的汉语翻译工作为基础,选取其中的典型案例,说明主题句取向翻译方法的四种形式,也就是在SVO句子结构基础上的主语-主题对应(Subject vs.Topic)的翻译转换方法与非主语-主题对应(Non-subject vs.Topic)的翻译转换方法,以及在MH(Modifier-head)句子结构基础上的中心词-主题对应(Head vs.Topic)的翻译转换方法与中心词-述题对应(Head vs.Comment))在农业科技论文英汉翻译中的适用性,提高汉语译文语义的准确性和表达地道性。由于科技语篇的篇幅较长,句中涉及的词汇专业性很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将重心放在各种专业术语、词汇的翻译问题上,而容易忽略汉语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翻译时,译者首先需要划分句中的信息块、识别语块的结构特征、语义性质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逻辑关系进行语序上的调整。笔者发现,英文农业科技论文中英语主语化结构的句子转换为汉语主题句时,使用明显较多的是建立在SVO句子结构上的主语-主题对应(Subject vs.Topic)的翻译转换方式以及非主语-主题对应(Non-subject vs.Topic)的翻译转换方式。对于在MH句子结构基础上的中心词-主题对应(Head vs.Topic)翻译转换方式以及中心词-述题对应式(Headvs.Comment)的翻译转换形式使用相对较少。由于科学研究揭示物质世界规律的事理逻辑,且其呈现顺序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的通用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这些主题句取向翻译方法的宏观结构基本上可以直译,但是在具体句子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英汉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通,通过提取主题词,适当变通和调整语序,才能使汉语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表达清楚易懂,符合科技汉语表达传统和习惯的地道表达,帮助国际间科技方面信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