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的问题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主要涉及到的是恶的起源、性质、作用,以及处理恶的存在与上帝的美善的创造及神圣天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拉丁教父奥古斯丁意识到基督教的创世论与现实的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一个全善、全能、全知的上帝如何能够容忍一个充满恶的世界?上帝是否应该为造物界中的恶负责呢?本文首先论述恶的问题的呈现,主要对奥古斯丁关于恶的个人生存体验以及恶的观念发展进程加以阐述;其次,分析奥古斯丁对恶的看法:他反对摩尼教所主张的善恶二元论,认为上帝是唯一的永恒实存,而其他一切存有都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一切存有就其实存而言都是善的,而上帝是全善的,万物由于分有了不同的善而处在不同的存在等级秩序当中,与至善的上帝或高于其上的事物相比所显露出的瑕疵即是恶,是“善的缺乏”。再次,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辨析奥古斯丁的“恶”、“自由意志”与“罪”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主要基于文本来分析恶、自由意志与罪的关系:因着自由意志,本体论意义上的恶转向了生存论意义上的恶,即罪:恶——自由意志——罪,接下来以罪作为人的生存的基点来探讨处在罪之沉沦状态中的人,因着残缺不全的自由意志继续行恶:罪——自由意志——恶。最后,主要论述奥古斯丁关于恶、自由与恩典之间的关联,其中阐释奥古斯丁的恩典论,并分析奥古斯丁在其自由意志学说的重心由意志的自愿性方面向恩典论倾斜时,他是如何解决恩典与自由之间的张力的,再尝试性地追问生存论意义上的恶的消除与上帝的恩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