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与罪的生成辩证——论奥古斯丁恶的观念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o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的问题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主要涉及到的是恶的起源、性质、作用,以及处理恶的存在与上帝的美善的创造及神圣天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拉丁教父奥古斯丁意识到基督教的创世论与现实的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一个全善、全能、全知的上帝如何能够容忍一个充满恶的世界?上帝是否应该为造物界中的恶负责呢?本文首先论述恶的问题的呈现,主要对奥古斯丁关于恶的个人生存体验以及恶的观念发展进程加以阐述;其次,分析奥古斯丁对恶的看法:他反对摩尼教所主张的善恶二元论,认为上帝是唯一的永恒实存,而其他一切存有都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一切存有就其实存而言都是善的,而上帝是全善的,万物由于分有了不同的善而处在不同的存在等级秩序当中,与至善的上帝或高于其上的事物相比所显露出的瑕疵即是恶,是“善的缺乏”。再次,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辨析奥古斯丁的“恶”、“自由意志”与“罪”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主要基于文本来分析恶、自由意志与罪的关系:因着自由意志,本体论意义上的恶转向了生存论意义上的恶,即罪:恶——自由意志——罪,接下来以罪作为人的生存的基点来探讨处在罪之沉沦状态中的人,因着残缺不全的自由意志继续行恶:罪——自由意志——恶。最后,主要论述奥古斯丁关于恶、自由与恩典之间的关联,其中阐释奥古斯丁的恩典论,并分析奥古斯丁在其自由意志学说的重心由意志的自愿性方面向恩典论倾斜时,他是如何解决恩典与自由之间的张力的,再尝试性地追问生存论意义上的恶的消除与上帝的恩典的关系。
其他文献
对粉末装载量对W-Ni-FemIM合金喂料的粘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喂料粘度随粉末装载量的升高而增大,但不同粉末装载量喂料的应变敏感性因子基本一致,呈现基本相同
本文试图评论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Ricioeur,1913-2005)的叙事理论。这一理论旨在从历史叙事和虚构叙事的交叉中研究时间性与叙事性的关系,从而为时间性的疑难提供
采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描述体系液相的过剩自由焓,根据试验相图和已知的热力学数据优化得到了FeSPbS和PbSZnS二元系的热力学参数。用优化结果计算的相图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较好。 The Redli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