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具有大共轭刚性结构物质的光谱性质,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文设计合成了具有功能化结构的四位取代化合物:二茂铁基三联吡啶,并以它为基础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过渡金属配合物。为了对合成的配体进行对比研究,论文还合成了参照化合物氯苯基三联吡啶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并对两种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研究了二茂铁对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淬灭作用。以二茂铁甲醛和乙酰基吡啶为原料,在叔丁醇钾的催化下成环,合成了二茂铁基三联吡啶。以无水乙醇作溶剂,利用二茂铁基三联吡啶为配体与过渡金属锰、铁、钴、镍、锌、钌的盐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IR,UV,1H NMR,13C NMR等表征手段,对所合成的配体与配位化合物进行了谱学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紫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共轭体系的扩大,使电子传递能力增强,谱带红移,并出现MLCT(金属向配体传递电子)带;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施加一定电压时,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被氧化,配合物给予和传递电子的能力均减弱,MLCT带强度下降;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刚性结构没有荧光,推测了可能导致荧光淬灭的影响因素。论文还进行了合成三联吡啶基羰基钴簇合物的探索实验。在苯溶液中,以对三甲基硅乙炔基苯基三联吡啶为配体,与八羰基二钴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个含三联吡啶基,并具有炔基配位的羰基钴簇合物。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新簇合物不仅具有配体的特征吸收峰,而且还出现了很强的羰基特征吸收峰,说明配体与羰基钴发生了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