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器SoC系统的深亚微米ASIC实现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32位开源微处理器0R1200的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器SoC系统的优化设计及ASIC实现,对设计中的FPGA原型转换方法,逻辑综合、形式验证与静态时序分析流程,布局布线、电源网络分析与设计方法,时钟树的设计及物理验证方法做了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器SoC系统的后端实现工作。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器的SoC系统,以wishbone总线互连规范集成开源32位微处理器0R1200、自主研发的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器RTA、片外NOR Flash接口、SDRAM控制器、SD卡接口、SPI Master控制器、UART控制器、AES加解密模块、网络接口与GPIO控制器。在ASIC实现过程中首先完成了基于FPGA的SoC系统原型的优化工作,采用二级总线结构,从系统架构上为系统的低功耗设计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系统后续开发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应用扩展接口;在后端物理实现中,形式验证、动态仿真、静态时序分析相互补充,保证每个阶段转化的一致性;在电源网络部分,提出采用双电源环及双电源条的策略来进行芯片的电源网络的具体实施,避免了在物理验证中DRC对线宽检查违例的slot修复,提高了系统芯片供电网络的稳定性。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器SoC芯片采用SMIC 0.18um 1P6M工艺,IO工作电压3.3V,核心工作电压1.8V,核心工作频率100MHz,综合后芯片规模约为100万门,MPW流片面积2.5mmx5mm。芯片从SMIC(中芯国际)成功流片,采用QFP208封装进行板级测试。经实际验证测试,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加速模块加速效果与FPGA验证一致,在RTA的支持下,操作系统任务中断响应时间可降低85.8%,加速效果明显,SoC系统其它接口模块均验证测试通过。系统在典型工作状态下,核心功耗约为219mw。整个系统的ASIC设计实现达到了预期目标。
其他文献
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分割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的图像分析和理解的效果。近年来,主动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 Model, ACM)由于其能较好地处理局部间断边缘
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中不稳定的直流电转变为三相交流电,从而实现并网发电,因此保证高质量的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降低谐波将会是逆变器的主要研究方向。而逆变器中开关数目众多,结构复杂,因此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容易损耗电能,造成发电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部件。因此,对于逆变器的研究尤为重要。首先,论文介绍了光伏产业的现状以及现代逆变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着重强调了研究多
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其中能源问题尤为严重。太阳能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处可得、安全、清洁等特点,成为解决“3E”问题的有效途径。太阳能电池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太阳能应用的重要方式之一。CuInSe_2(CIS)是一种直接带隙材料,光吸收系数高达6×105cm~(-1),而且制造成本低、转换
本论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单晶Si衬底上制备ZnO薄膜,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对ZnO薄膜形貌、结晶和发光等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了一系列氧化锌薄膜,保持其他生长参数不变,调节改变衬底温度分别为室温、100℃、200℃、300℃、400℃和500℃。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氧化锌薄膜的表面形貌,在中间温区200℃和300℃时沉积的氧化锌薄膜最光滑,成膜均匀致密,表面粗糙度较小。使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满足矿井监测中对环境信息采集和人员定位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矿井监测中的应用,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硬件平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