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分析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地方税建设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加之“营改增”步伐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地方税体系建设中选择主体税种以保证地方财力不被削弱,已经成为大家热议也极富争议的话题。在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中,如何避免对投资以及由此带来的税收利益的扭曲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在过去几年里依赖投资拉动GDP的方式不再有效,地方政府盲目开发建设所造成的诸多弊端也逐渐暴露:投资短视,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债务激增……2015年GDP增速首次破7,面对经济新常态,国家提出了供给
其他文献
财政分权是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最主要的模式也是财政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根据经典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分权能够促使地方政府增进本地区的福利水平和提高行政效率。基于现有研究,学术界普遍观点是:中国式财政分权促使地方政府更青睐生产性的支出,而忽视福利性的支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财政分权并没有能够增进地方政府的福利水平。分税制以来,为了弥补地方政府的财力缺口,改善地区福利水平,中央对地方政府进行了转移支
学位
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是指在地方政府预算编制、审计、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中,若地方政府的预算行为不能受到原有预算的约束,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获得预算以外的资源甚至是为地方政府或赭石地方政府官员谋取利益,从而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资金的现象。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会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效率低下、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与风险、引发腐败与寻租和地方政府间以及各部门间的不正当竞争等负面影响。为了消除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带来的负面影
学位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从1994年我国开始的财政分权体制进入到分税制改革这一阶段开始,中央和地方在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情况越发明显。土地财政成了许多地方政府汲取财政的主要来源,这引发了众多学界学者对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关心。本文的研究也是从这些问题的角度出发,试着探索后土地财政时期提高广西财政汲取能力的途径。本文首先对文章相关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
学位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目前信息化已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与民营企业个体企业的业务结合、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业务结合等。其中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业务结合统称为电子政务,而信息化与财政管理的结合被称为财政管理信息化。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即“金财工程”的建设是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其重点推进工程,是实现目前财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它的实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各国纷纷建立了公路建设财政,公路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任务越来越重,公路养护财政支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确保政府使用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既是养护资金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选择。因此,对公路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依
学位
西方财政学者一般认为税收竞争指的是一种政策竞争,它存在于当政府想要增加或者降低财政负担来鼓励外来生产性资源的流入或者这些资源的流出时。通常,这意味着政府通过降低整体税率或者某些特定的税率等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或者人力资本,从而创造一种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完全隶属于中央政府,更多的是一个执行机构。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多次财政体制改革和市场体制的建设
学位
社会变革中现代社会福利体系的概念日趋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安全、社会保障,而是逐步涵盖与人民生活安康、幸福相关的各项社会福祉。公共福利与社区服务也是现代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的实现需要以公共服务的提供为基础。新一轮公共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突显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使得开展基础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迫切,其中的一大突破口便是公共财政对于公共服务供给的保障机制建设。各相关学科
学位
在中国中央集权,经济分权的大背景下,制度激励来源于不同层次,其中不仅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关系,也存在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横向关系,地方政府投资正处于横向与纵向的“十字交叉"博弈中。在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的制度激励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官员的晋升激励,另一则是地方政府的竞争激励。一方面,官员晋升锦标赛中以经济绩效为核心,自上向下,层层推进,地方政府以政府官员为核心,因而难免催生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盲目地方政府
学位
低碳发展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世界各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大力推进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并对能源、财政、技术、产业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促进高碳企业低碳发展是中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关键。作为国家重要宏观调控措施的税收,理应在推进高碳企业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税收对高碳企业低碳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促
学位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差距也在日益扩大,由此带来地方政府的财力水平参差不齐,为辖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存在差异,从而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改善上述情况,国家运用政府间转移支付来均衡地方政府财力,保障公共品的均等供给,调节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但是,此制度在运行多年之后,各地区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在对已有文献概括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外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