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制度安排,为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以来我国多省市试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从试点到如今的全国推行已走过近十年的历程,其改革成效到底如何,值得我们关注。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效果评估可从参保者就医选择的变化进行观察,目前多数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城职保、城镇居民民医保、新农合等某种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就医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缺乏从医保统筹的角度对统筹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影响就医选择的机制进行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两期数据,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城乡居民医保对我国中老年人就医选择的影响。本研究将被解释变量分为门诊以及住院两个维度进行衡量,在这两个维度之下又进行医院类型、医院级别两种类型的划分。研究发现,统筹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从制度整合上促进了城乡老年参保者的健康公平,对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利用有积极作用,但对减轻综合医院就诊压力作用不明显。这表明我国的医保统筹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待进一步的推进与完善。最后,本文为推进医保统筹进度、促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来一些政策建议,包括要想切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能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单兵突进,还应加强三医联动;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分级诊疗;转变城乡中老年参保者的健康理念,重视“治未病”;进一步完善政府对私立医院的定价、服务监管机制;整合现有养老以及医疗服务资源,构建健康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