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速。本文主要研究城市商业银行在利率不断放开的条件下,如何转变盈利模式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发展进步。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新生力量,近年来发展迅速,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城商行受自身规模小、管理经验不足等条件的限制,对主营业务收入依赖程度高,中间业务不发达。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之一,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已经接近完成,存款利率的开放也只是时间问题。利率放开会给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不小的冲击,包括银行业竞争加剧、利率风险和道德风险增大等等,而为吸引优质客户,激烈的竞争会使市场均衡贷款利率下降,为吸收存款使存款均衡利率上升,导致利差缩紧,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减少,而主营业务收入占城商行收入总额的85%左右,城商行盈利模式转型迫在眉睫。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时间短、受地方经济影响较大,且地方政府的政策干预严重造成其治理结构不完善,种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城商行创新能力不足,中间业务不发达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城商行目前盈利模式的影响,并以城商行中规模最大的北京银行为例,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的途径。   城市商业银行要在稳定传统业务收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在传统业务方面,城商行要立足中小企业,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优越,城商行发展较快,规模较大,可重点开发面向科技型、创意型、对外贸易型企业的信贷产品;西部地区城商行可利用其工业型、旅游业中小企业较多的条件,发展面向这类中小企业的产品。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各城商行应在结算类业务、代理类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开发投行类业务、银行卡类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促进中间业务的全面、均衡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产品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波动频繁,利率风险大大增加,给利率风险管理不强、定价能力不足的城商行带来挑战。城商行应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化素养的先进人才,搭建信息沟通和数据积累平台,提高利率预测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定价系统。   综观世界各个国家金融市场改革的影响,既有如美国一样比较顺利完成的成功案例,也有如阿根廷等国家出现大量银行倒闭的失败案例。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改革的今天,城市商业银行只有顺应时机积极转变盈利模式,才能在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日益激烈的银行业中站稳脚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