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改性不同表面性质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x81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石墨烯(GO)表面含有的大量含氧官能团及其与树脂基体良好的相容性,使其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改性方面有极大的潜力。碳纤维(CF)的品种较多,不同的CF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在GO对CF增强环氧树脂(EP)基复合材料(CF/EP)改性过程中,CF的表面性质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采用模压工艺,利用三种不同表面性质CF(国产基础标准型CCF300碳纤维、国产高强中模型CCF800碳纤维、国产高强高模型CCM40J碳纤维)作为增强体,制备了 GO改性的GO/CF/EP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层间剪切性能、微观形貌等研究了 GO在常态及湿热处理后对不同表面性质的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通过动态热机械性能研究了 GO及CF的表面性质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GO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5%GO的改性效果最为显著。0.5%GO/CCF300/EP、0.5%GO/CCM40J/EP、0.5%GO/CCF800/EP 复合材料的 Tg相比于未改性的 CCF300/EP、CCM40J/EP、CCF800/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 13.3℃、10.5℃、6℃。纤维的表面氧碳比和表面沟槽均会对复合材料的Tg产生影响,其中,GO对表面氧碳比最高的CCF300复合材料的Tg提升最大,对有更深、更密集表面沟槽的CCM40J复合材料的提升次之。GO/CF/EP经湿热处理后,GO/CF/EP的Tg的保持率比CF/EP的略低,但是经过湿热处理后GO对于三种复合材料的耐热性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具有较高纤维表面氧碳比的GO/CCF300/EP复合材料的提升最大。利用层间剪切性能研究了 GO及CF的表面性质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GO含量的增加,GO/CF/EP的层间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GO的添加量为0.1%时,三种GO/CF/EP的层间剪切强度均达到最大值。0.1%GO/CCF300/EP 的层间剪切强度比 CCF300/EP 提高 20.9%,0.1%GO/CCM40J/EP 的层间剪切强度比 CCM40J/EP 提高 10.7%,0.1%GO/CCF800/EP的层间剪切强度比CCF800/EP提高15.3%。其中,GO对具有最高表面氧碳比的CCF300复合材料提升最大。GO/CF/EP经湿热处理后,GO对三种CF/EP复合材料在湿热条件的层间剪切性能同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对含有较多表面处理剂的CCF800复合材料改善最大;但是GO使三种GO/CF/EP的湿热后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均低于相应的CF/EP复合材料。利用微观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常态时,CF/EP破坏后CF表面光滑,EP和CF界面有明显的剥离痕迹。加入GO改性后,GO/CF/EP中的CF表面明显黏附着树脂,树脂和CF的黏结也更为紧密。GO的加入提高了 GO-EP-CF间的相互作用,使GO/CF/EP复合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提高,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GO/CF/EP经湿热处理后,水和热导致树脂基体和纤维/基体界面破坏,从而使CF/EP的力学性能下降。另外,GO的亲水基团也增加水对GO/CF/EP的侵蚀作用,从而加剧GO/CF/EP力学性能的下降。
其他文献
发展污染物排放低的含氧清洁燃油,特别是开发能够有效降低碳烟和PM2.5排放的清洁柴油及“煤制油”等非石油基清洁燃油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成果表明,以草酸甲乙酯为主要成分的草酸甲乙混合酯(mMEO)具有熔点、浊点低,沸点、闪点和辛烷值高,与汽油互溶性好,比重大、热效率高、燃烧尾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低、生产成本低等诸多性价比优势,可配制不同含氧量的清洁汽油系列,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非石油
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化学性质活泼的中间体产物生成,研究这些中间体产物对于掌握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核磁共振(NMR)是一项具有非侵入性的检测技术,在结构解析和定量分析可溶性有机小分子方面功能强大。将电化学技术与NMR技术相结合,发展原位电化学-核磁共振(EC-NMR)技术。EC-NMR技术可用于监控电化学反应过程,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产物的出现以及反应中间体,进而推断电化学反应机理。而
表面肌电信号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电信号,能够有效反映人体的行为意图,由于其自然、直接和无创的特点,日益成为人机交互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非键盘输入技术,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交互方式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可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假肢控制、机器人控制和助老助残等领域。本论文针对基于表面肌电信号手势交互过程中的高维特征优选、分类器选择、实时控制及多模式手势识别等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
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能力和光谱效率,在自由空间OAM复用光通信中应用潜力巨大,是未来通信方式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之一。然而在自由空间OAM光通信中,传输介质是大气湍流,大气湍流是动态变化的。动态的大气湍流会造成OAM光束光强和相位的畸变,使得不同OAM模式之间相互串扰,导致OAM信道展宽,通信误码率升高。在以
自1993年单壁碳纳米管(SWNTs)首次被成功制备以来,SWNTs就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与结构相关方面的出色特性,在各个领域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纳米材料之一。但是,SWNTs的规模化制备始终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巨大挑战。在众多的SWNTs制备方法之中,金属催化剂介导化学气相沉积生长SWNTs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将Fe基催化剂用于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CCVD)制备
职业倦怠是人在长期压力下产生的一种消极的个人心理反应,存在于各种服务行业。由于教师行业需要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长期接触,承担多种社会角色以及部分教师缺乏社会支持,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对工作的热情不足,处于长期的疲劳和沮丧的状态中,工作效率下降,对学校和学生漠不关心以及渴望离开学校等。本研究以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和马斯洛的社会需求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与
数据是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数据聚集是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隐形动因,数据驱动型并购是互联网行业垄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然而,基于传统行业背景形成的反垄断理论,在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问题时捉襟见肘。如互联网免费行为导致“营业额”不宜再作为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平台经济带来相关市场“界定难”、现有“审查标准”不足以审查数据聚集现象等。本文除引言、结语外,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互联网行业
半导体光电转换技术发展起来的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技术,近十年来得到了腐蚀研究者的关注。这种技术利用半导体在光照下产生的光生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以控制其腐蚀,可实现节能、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光阳极是光电化学阴极保护系统核心的部分。TiO2作为一种常用的光阳极材料,具有无毒、稳定、价廉、催化活性高、易于制备的特点,但TiO2禁带宽度大、电子-空穴对易复合,极大限制了其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效果。针对这些
近年来,纳米粒子科学的研究一直围绕着粒子的制备和功能性研究,以及它们在纳米尺度上的空间定位、化学结构和原子设计。目前大多数纳米粒子的研究重点是设计和构建具有可控大小、形状和可调影响的纳米粒子。随着该领域研究的继续,纳米颗粒结构的复杂性只会增加。只有在自然界中,对这些粒子的认识才会从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用途中继续变得更加深入和复杂。通过光谱化学技术表征用于确定分子水平上粒子的动力学和力学的光学结果。拉曼
序说起"旧升昌"票号,老一代搞银行的人可能都知道,但对于如今三、四十岁的人来讲,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某日晚打开电视,无意看到山西有线电视台《旅游天地》节目,介绍了位居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于1997年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委员会的评语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明清时代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她保留了其所有特征,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