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是用单采血浆技术采集大量健康献血者的血浆混合通过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制备而成,其主要成分为IgG。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等)。随着人们对血液制品认识的深入,IVIG治疗的适应症不断增加,用IVIG治疗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症、类风湿关节炎以及视网膜相关疾病都获得批准。国内现已经批准上市的IVIG产品均采用传统的低温乙醇工艺,该工艺生产周期长,需要低温环境操作,能源消耗大。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该工艺的局限性仍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发生,例如IVIG中残留的杂蛋白IgA导致IgA缺乏者的过敏反应和添加的糖类稳定剂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临床副作用。尽管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不断提高,但大部分仅采用了一种机制的病毒灭活方法。因此,针对国内IVIG产品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现状,本论文开展了IVIG第四代辛酸-层析工艺的研究,以生产出高纯度、更安全、更有效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经过实验室研究,确定了辛酸-层析工艺IVIG原液制备路线:将融化后的合并血浆在低温条件下加入乙醇,压滤分离出F Ⅰ+Ⅱ+Ⅲ沉淀。将F Ⅰ+Ⅱ+Ⅲ溶解,采用辛酸沉淀杂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压滤去除沉淀,留取上清。将上清液调整pH值和电导率后,进行第一次阴离子交换层析,去除制品中白蛋白及部分IgA等杂质,收集流穿液。再调整流穿液pH值和电导率后,进行第二次阴离子交换层析,去除大分子杂质蛋白,收集流穿液,获得高纯IgG。将第二次层析后的流穿液调整pH后进行超滤浓缩、脱盐。根据蛋白质含量,加入适量甘氨酸进行配制,调整样品至pH 3.4~4.4,置24±1℃孵放21天灭活病毒。孵放结束后,采用20纳米膜过滤,截留去除分子尺寸大于膜孔径的各类病毒分子,避免或去除病毒污染的可能性。根据确定的工艺路线,在GMP车间进行中试放大,连续试制三批产品。三批制品依据注册标准全检合格。对三批中试产品进行长期和加速稳定性研究,现已完成6个月加速试验和12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检测指标全部合格。将本研究的辛酸-层析工艺IVIG、法国LFB公司已上市辛酸-层析工艺IVIG和公司已上市低温乙醇工艺IVIG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的全检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上述三种产品各项质量指标检测结果相近,对比性研究结果证明本研究的辛酸-层析工艺与LFB公司及我公司低温乙醇工艺IVIG产品物质基础一致且质量特征等同。并且IgA和FXI/FXIa质量指标优于公司低温乙醇工艺产品,发生副反应的风险更低,安全性更高。
其他文献
介绍了浙江某电厂2×600MW机组火灾报警装置存在的问题。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了分析,改造后的系统是基于PLC和触摸屏于一体化的设备,触摸屏的应用使操作更加简单直观,与早期
介之推是灵石人,他的故里是今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旌介村早在商朝时就是当地方国的都城,出土实物和历史资料均可证实。
清宫制作了大量银器,以供应用。其中,毁造是清宫金银器制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茶膳房银器的毁造过程中,产生了“毁造”款银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毁造”款银器又演变为“回打”
针对国产200MW机组润滑油中含水量大的问题,分析了高、中压缸汽封漏气量大的原因,通过对机组运行方式的合理调整和对设备的技术改造,使润滑油中含水量大大降低,一直维持在100mg/L
新年伊始,医保改革启动这,涉及千百万职工利益这,受到老百姓普遍关注
亏损,给国有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1998年6月,作为国有大型一档企业、拥有4600多名职工的铁道部襄樊内燃机车厂,亏损额已达数百万元。工厂面临的困境是:人员多、包袱重、效率低、成本高,以及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新方法。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注重探究等方面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