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V信道接收芯片中的总控制实现以及面向综合和测试的设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Digital HDTV)作为第三代电视标准,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的焦点,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推出将蕴涵巨大的市场潜力。系统的核心芯片直接体现了标准的含义,具有最高的科技含量,无论从市场角度的保护还是从产业经济利益的保护来看,能够配套设计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非常重要。 电子产品的巨大需求市场不断推动着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几十年来半导体工艺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随着超深亚微米工艺成为半导体业界的主流加工工艺,日渐细微的器件尺寸以及不断膨胀的设计规模和复杂度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给ASIC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要求在前端设计时就开始考虑综合、验证和测试的需要。 本文着重于有线视频广播传输系统中信道解码芯片的控制部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上的具体实现。同时,结合实际介绍了芯片的设计验证及可测试性策略,最后提出了面向综合和测试的前端设计思想,并做了有益尝试。 本文第一章绪论首先概述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引入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信道解码芯片的基本概念。然后对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的发展、设计流程及将来的设计趋势——SOC的设计技术做了简单介绍。 第二章着重阐述总控制模块的前端设计策略及实现,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对芯片进行控制的几种方法,着重阐述了DTV芯片中的I~2C接口和EMCU的结构及其设计。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保证芯片的正确性的主要方法:要在设计阶段进行充分验证,在制造阶段进行充分测试。本章介绍了各种主流验证测试方法,着重叙述了DTV芯片中功能验证的平台结构设计和存储器内建式自测试(BIST)的具体实现。 第四章结合资料和自己的实际经验,针对ASIC芯片,提出了面向综合和测试的设计思想和技巧。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针对DTV信道接收芯片的特点,对总体架构、控制机制进行了恰当的规划、设计,并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另外,本文结合各种资料和实际经验,放眼于一般的芯片设计,提出了一些面向综合和测试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其他文献
新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如LTE、DVB-T2、WiMax等均提供了多种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便于系统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根据信道状态自适应改变调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电子支付、供应链管理、环境监控、智能标签、目标探测与跟踪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
随着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的飞速发展,通信设备和系统生存于纷繁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面临的干扰日益严重,许多时候由于受到扩频带宽的限制,仅靠扩频增益已不足以对干扰进行抑制,
图像融合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了基于多分辨率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及融合规则.对基于高斯塔形分解的融合方法做了详细论
该文的主要内容是对WDM光网的有效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网络设计的角度考察传输层物理限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分析各种传输参数情况下网络资源利用率和阻塞性能的变化程
人脸识别与检测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人脸图像分析,从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用来辨别身份或判识特定状态的一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人脸识别技术
在Internet被广泛使用的TCP协议提供了一种网络带宽的平均分配原则,但是它难以满足不同业务、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基于AIMD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CP拥塞控制机制。利用
近年来,数字视频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围绕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VoD)的各种流媒体业务的广泛应用.但由于视频流传输的高带宽需求,使得服务器和网络的带宽瓶颈
入侵检测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审计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行为信息来进行安全检测。基于系统调用序列的入侵检测技术已经取得理论上的重大成功,Stide、T-s
本文主要研究Ad hoc网络中的可靠路由技术。Ad hoc网络因其无中心、自组织性、动态拓扑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类网络的应用也越发广泛,然而由于Ad hoc网络自身的特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