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中的民族主义因素分析——以中日韩三国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未以来,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一直是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大量深入而有见地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民族主义视角入手,对当前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表现特征及其困境成因,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一直发展滞后,呈现出地区内在结构相互牵制、政策立场差异大、共有理念缺失及军备竞赛加剧等表现形态,这种状况导致了地区安全形势更加敏感和脆弱。而与此同时,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东北亚民族主义也随之兴起,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要对地区合作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分析当前地区合作的发展变化,这在目前应该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因此,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冷战后东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影响。首先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入手,在对中日韩三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根源、表现形态等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民族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的界定和对国家外交政策影响路径的分析,以及民族主义对各国对外政策的影响态势分析,来解释当前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的症结所在。并且,随着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和情绪的高涨,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困境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下去,难以缓解。 具体来说,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民族主义与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并对本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等进行阐述与说明。 第二部分是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表现形态及其成因分析。本部分主要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东北亚地区合作所表现出来的安全困境进行分析,包括其主要的表现形态分析和成因分析,以为下一步分析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的民族主义根源提供必要的铺垫和准备。 第三部分是冷战后东北亚民族主义的兴起。本部分首先分析民族主义的概念及特点,以作为下文立论及行文的基础,进而围绕当前东北亚各国,尤其是中同韩三国兴起的民族主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产生的根源、表现形态、内在本质及发展念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国家政治决策过程中作用日益上升的原因及其对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影响路径。 第四部分是中日韩民族主义影响下的东北亚安全合作。基于本文第三部分关于民族主义影响地区合作的路径分析,本部分主要分析民族主义对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影响方式及结果。在分别对东北亚各国不同表现形态的民族主义在地区合作问题上的观念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地区认同、地区性建构等地区合作基本问题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地区合作难以走向制度化的文化根源,并对民族主义影响下的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为结束语,主要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理论抽象的角度,对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带来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以结束全文。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农村不动产物权处分权能问题,论文以我国农村不动产物权制度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物权法的视角分析探讨我国农村不动产物权处分权能的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 教学评价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主张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以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并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学评价 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一目的,我认为
早在二十几年前,自然人破产的概念就已进入我国,并在近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制定成为争议的焦点。然而,经过多年的讨论,这一制度始终未能在我国以法律的形式
抵销可分为法定抵销、约定抵销和破产抵销。三者皆以民法上关于抵销的规定为基准,就其适用条件和行使方式都有别于彼此,从而形成相互交叠又相互关联的三个系统,共同构成了抵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