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文化适应,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容,也对我国新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要求。本文从这一崭新的角度出发,旨在探究如何增强农民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适应性,以此来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期望对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文化适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是文化适应的内涵解读。文化适应是属于人类文化学的重要范畴,具有工具和技术层面的适应、制度层面的适应以及思想观念层面的适应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而具体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农民的文化适应可以总结为农民生产非农化、居住社区化、生活现代化、身份市民化和文化认同城市化。其次是农民文化适应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该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具体体现在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能力、农民的社区管理能力、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二是有利于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备基础,表现为壮大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夯实农村社区建设的人力基础;三是有利于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因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增进农民福祉,而农民文化适应是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表现和必要条件。再次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文化适应的现存问题与成因。现存问题主要包括新旧生活理念之间的冲突、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心理焦虑、对社区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的失当心态、业缘社会带来的不安全感等四个方面。对于成因,则主要从农民的个人原因以及外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文化适应的强化之策,主要包括优化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决策、完善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