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文化适应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文化适应,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容,也对我国新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要求。本文从这一崭新的角度出发,旨在探究如何增强农民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适应性,以此来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期望对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文化适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是文化适应的内涵解读。文化适应是属于人类文化学的重要范畴,具有工具和技术层面的适应、制度层面的适应以及思想观念层面的适应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而具体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农民的文化适应可以总结为农民生产非农化、居住社区化、生活现代化、身份市民化和文化认同城市化。其次是农民文化适应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该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具体体现在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能力、农民的社区管理能力、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二是有利于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备基础,表现为壮大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夯实农村社区建设的人力基础;三是有利于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因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增进农民福祉,而农民文化适应是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表现和必要条件。再次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文化适应的现存问题与成因。现存问题主要包括新旧生活理念之间的冲突、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心理焦虑、对社区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的失当心态、业缘社会带来的不安全感等四个方面。对于成因,则主要从农民的个人原因以及外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文化适应的强化之策,主要包括优化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决策、完善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媒介传播方式在不断更新换代,高校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对广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校
微信等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也逐渐渗透到各个高校,不但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巨大的信息源,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明天,民族振兴的希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期盼。然而,近年来,在报纸和网络媒体上有许多关于大
本文是通过对马克思、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解读,比较和分析葛兰西、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力争比较全面的论述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国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