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布式视频编码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43grfd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技术如无线数字视频相机、传感器网络与多视点视频应用的发展,由于计算能力、带宽以及耗电量的限制,这些应用要求编码端的复杂度较低,因此传统的视频编码标准如MPEG和H.264/AVC无法适用于这些应用中。为了降低编码端的复杂度,分布式视频编码采用帧内编码、帧间译码,对视频帧进行独立编码,在译码端使用已译码的视频帧产生边信息来利用视频帧间的相关性,从而将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到译码端。分布式视频编码具有低复杂度编码端、较好的容错能力等优点,但在编码效率方面与传统的视频编码机制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译码端的复杂度较高。因此如何提高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编码效率与降低译码端的复杂度是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码率控制与重构算法等方面对分布式视频编码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1)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案。(2)对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3)由于译码端码率控制算法是使用反馈信道对码率进行控制,会增加译码端的复杂度与带来译码器到编码器的传输时延。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的无反馈信道的编码端码率控制算法,该方法仅增加少量的编码端复杂度就可获得与译码端速率控制算法非常接近的编码效率。(4)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的重构算法。该方法考虑了边信息与当前帧的相关性并在满足像素值取之于[0,255]间整数值的前提下实现对当前帧的重构。还提出在编码端执行相关噪声模型来对当前帧与边信息之间的相关噪声较好地估计,从而提高分布式视频编码的效率。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嵌入式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同时人们随时随地对于视频信息获取的迫切需要,将嵌入式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并可以进行流媒体业务
学位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在解决模式识别领域中小样本,非线性,超高维等问题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数据在输入空间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逐渐进入一个数据量急剧膨胀的时代,面对海量的数据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人们普遍面临着“数据丰富而知识贫乏”的问题。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
学位
近几年来,我国的互联网络普及率仍维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并带动了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新兴行业的兴起。然而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严重威胁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和普及,Android成为所占市场份额最高的手机操作系统,与此同时,人们希望在手机终端享受更丰富舒适的应用功能。将OCR和Android智能终端相结合,依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复杂网络已经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一些大规模的网络中,如Internet、电力网络中,单个或少数节点发生故障失效会由于连锁反应而影响到网络中
学位
随着互联网日益深入人们的方方面面,在满足了人们日程的生活需求时,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份信息越来越敏感。这样,随着研究匿名通信的个人与机构越来越多,基于不同机制的匿名通信系统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片上可用的晶体管资源越来越多,如何充分的使用这些多余的晶体管资源,是体系结构界当前面临的基本问题。片上多核处理器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充分
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新时期的国家人防也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武装。人防系统必须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利用其空间查询以及空间分析等强大的功能优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