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薄膜晶体管是采用有机半导体作为有源层的一种具有逻辑开关特性的场效应器件。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与传统的无机薄膜晶体管(TFT)基本相同,与无机薄膜晶体管相比,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以下优点:(1)有机材料来源广泛,质轻;(2)制作工艺简单(加工温度低,可溶液加工等),成本低;(3)低弹性模量等。这些优点使得有机薄膜晶体管能够满足电子工业低成本、大面积柔性的发展要求。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绝缘层是有机薄膜晶体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电荷主要是在临近绝缘层一侧的有机半导体层(2-6个分子层)中传输,因而绝缘层材料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个晶体管的性能。所以研制性能优异的绝缘层材料对晶体管的发展就有重大意义。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路,从传统的聚合物为出发点,合成了可直接光写入的新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肉桂酸乙酯的共聚物,并测试了以此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合成了可直接光写入的聚氨酯,紫外交联后,聚氨酯薄膜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溶剂性,这样就放宽了其上有机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工艺,而且交联后的薄膜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我们首次将其应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为了提高有机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及电容,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原位生成二氧化钛或者二氧化锆纳米粒子的杂化材料,通过调节无机部分的含量,实现有机聚合物介电常数及电容可调,有效降低操作电压;最后利用两步溶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光敏表面修饰的聚酰亚胺,该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及感光性。通过引入顶端带有联苯结构的长链,降低了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能,使得有机半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具有更好的兼容性,从而提高了晶体管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