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能量管理控制平台研发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k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光互补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受到我国和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风/光互补发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及控制、光伏发电单元的研制及控制和风/光互补发电能量管理控制等方面,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的研究却很少。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个开放的、分布式系统,并且其发电装置分散地分布于发电系统之中。这些装置既可以独立运行,又要根据风、光资源和负荷的变化相互协调或协作才能使发电系统安全、稳定、高质、经济的运行。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这些特点,在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之后,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模型研究。阐述了某个地点是否适合安装发电系统的条件判据,确定了风机容量与PV组件容量在系统总容量中所占的比例。分析了蓄电池的最低容量的估算和优化设计时部件的数量和类型的选择需要考虑的约束关系,综合给出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模型,画出了求解模型算法的流程图。 2.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模型的求解。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问题属于离散变量优化范畴的特点,提出离散搜索算子及其具体形式,遗传算子能真正在离散空间中进行搜索而不是以先连续搜索后离散取整的方式寻优;基于线性搜索思想提出的离散引导算子,将种群逐步向离散极值点进行引导,实现加速寻优。最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计算的步骤设计了一个实例计算。 3.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量管理控制平台的研发。从软件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应用组态王开发能量管理控制平台的原因,并对整个平台的功能框架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对平台各个具体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说明。首先对整个平台的软硬件开发环境进行了阐述,接着对各个功能模块开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其他文献
伴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进步,网络用户更充分的享受到了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但在人们的生活更加依赖网络,网络带给人们无极限的乐趣的同时,网络安全也受到了更严重的威胁,尤其
本论文以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片机和FPGA/CPLD技术,设计出一种全数字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通过仿真、综合和下载的各个程序测试环节,并在实验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油气集输管线的阴极腐蚀防护技术对于延长金属管线的使用寿命,保证能源的安全输送,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近年来,电力电子及特种电源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阴极
自动化装备对速度、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机器视觉部分处理速度尽可能快,单纯利用CPU进行运算很难满足系统对视觉部分的要求。伴随着图形处理器GPU的高速发展,GPU通用
随着控制系统规模的日益增大,网络控制系统凭借其强大的优越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控制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控制理论发展中的新课题,是通过实时的网络构成闭环
DALI(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是一种两线双向串行数字通信协议,是照明生产厂商因节能的需求,研究和开发出来的数字照明控制通信系统。随着In
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运动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其研究涉及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传感器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人工智能、自
随着当今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加密、射频覆盖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其中,无线局域网络技术(WLAN技术)稳步向前发展,其产品的通信覆盖范围正
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步融入到企业的运作中。通过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许多中小企业架设了自己
随着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印刷电路板元器件安装越来越多采用表面贴片安装技术,使得产品集成度更高、元器件体积更小、安装密度更大,并实现了贴片安装的自动化。但传统的检测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