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装配式绿色道路路面板设计及关键结构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钢纤维钢筋水泥混凝土临时拼装道路是用于施工现场供来往于临时施舍的车辆使用,该路面是采用混凝土预制板进行路面的铺设,混凝土板的浇筑、养护等工序在预制场内完成,在施工现场仅进行预制板的吊装及接缝处理。该路面具有开放交通快、养护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交通安全性高等优点,并且由于用于临时路面的预制板可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资源以及成本浪费。但是,由于国内对此临时道路预制路面板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可指导实践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为了给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则需要研究出与实际应用相适应的预制混凝土路面板配合比设计以及临时道路结构设计的方法。  本文首先对钢纤维路面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优选,设计合理的集料级配,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接着根据掺钢纤维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利用极差计算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钢纤维路面混凝土的抗折抗压强度以及坍落度的影响,得到合理的配合比参数,再结合混凝土工作性试验研究结果,通过试验确定粉煤灰掺量为15%时钢纤维预制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最优;最后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水胶比以及粉煤灰掺量这两个因素对预制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冲击性能以及抗压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临时道路的结构层次,包括装配式路面对各结构层的要求以及路面板的模块大小(模数)、路面板的厚度设计、板的配筋设计等,并运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预制路面板的吊孔位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当吊孔设置为距板边缘0.5m时预制路面板的受力达到最佳状态。总结出了可以方便快捷地应用于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路面结构体系,为今后的工程应用以及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且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临时道路的施工技术要求、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从结论可知,预制混凝土路面板的制作成本虽然高于现浇混凝土路面,但是由于预制混凝土路面板可循环利用,并且绿色环保,其综合效益高于现浇混凝土路面,所以其应用于施工现场是经济可行的。
其他文献
换道行为是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行为之一,由于驾驶人在性格、认知能力、驾驶技能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驾驶人的换道行为决策不同。驾驶人作为车辆的操纵者,其
桥面积水对行车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对行车安全的研究及桥面排水理论的重视。本文对现有桥面排水设计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桥面预留路肩宽度、横坡、纵坡
在末制导雷达对海试验及电子对抗试验中,雷达视频信号的采集、降噪、传输和记录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目前以模拟方式对雷达信号进行的采集、降噪、传输和记录存在着降噪效
【摘要】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家测绘的地理信息局也适时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基于此种背景,本文即对基础测绘地形要素数据与制图表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观点,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基础测绘;地形要素数据;制图表达  1、数据标准  1.1调整要素分类体系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针对地理实体而言,其是现实世界中相对独立的自然或者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