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面中部或鼻基部区域,由于创伤、肿瘤或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导致的局部软骨缺损需要进行软骨重建,以达到美观和功能效果,而现有的治疗方法不能满足临床软骨缺损治疗的需要,因此在现代头颈外科领域,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对大块软骨缺损进行修复。而且由于至今没有任何一种修复材料能够完全达到或基本满足人体对气管移植物的条件要求,因此对喉和气管缺损后如何进行修复重建,仍是医学研究面临的难题之一。 由于自体肋软骨和耳软骨具有能够保持移植活力、吸收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但存在供体材料来源有限、需二次手术等缺点,而且自体肋软骨移植有远期钙化倾向,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及异种软骨移植物存在自溶现象、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以及传播病原等限制,因而难以广泛应用。由于软骨自身修复能力有限,而现有治疗方法又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因此迫切需要科研人员尝试新的技术和手段,对软骨缺损进行治疗。 组织工程学是一门跨学科的新领域,它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试图建造能够用于重建、维持或提高缺损组织功能的生物性人体组织。组织工程研究为临床上修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软骨缺损带来了希望。近年来,科研人员应用国外研制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作为支架,成功地在动物体内培育出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如耳形软骨、鼻样软骨等,应用国内研制的支架材料成功进行软骨再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国产支架材料,对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建造生物性人工软骨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聚(乙交酯-丙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