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理论视阈下的回目翻译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其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富于变化的写作手法、纷繁庞杂的思想内容、亦庄亦谐的批判讽刺享誉中外;这部章回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并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的译本,余国藩的英文全译本The Journey to the West便是一个绝佳典范。回目在章回小说每回书的起始处以精简语言概括故事主线、引导读者阅读,是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西游记》的回目翻译在此之前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阐释学是一种关于文本的理解与解释的哲学,与翻译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斯坦纳提出“信任”、“侵入”、“吸收”、“补偿”的阐释学运作四步骤,创新地站在译者的角度细化了翻译的全过程,丰富了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并为指导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鉴于现今针对《西游记》回目翻译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选取余国藩英译本The Journey to the West中的回目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其翻译特点,并深入探讨斯坦纳的阐释学运作论之于指导回目翻译的适用性,以拓宽研究视野。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整体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回目翻译及阐释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部分,论述阐释学的定义、源流演变、主要原则及对于翻译研究的启示,并重点阐述了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第四章为论文核心,结合余国藩的《西游记》英译本The Journey to the West中的回目翻译实例,系统论证了阐释学运作理论对回目翻译的指导意义;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局限性,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研究发现,阐释运作理论能够有效指导回目翻译。译者以阐释者的身份活跃于翻译过程当中发挥自身主体性、选择源文本、充分理解其内涵、选取翻译策略使原回目内涵在目标语中再现、采取适当措施恢复翻译平衡,使译文保持原回目风貌,以促进章回小说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
其他文献
一、黑龙江省面对入世利弊总体趋势分析黑龙江省入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有全国的共性特征,又有黑龙江的个性特点.正确把握入世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应理清几个基本认识.一是机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语法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就自然语言处理中应用到的上下文无关语法、转换语法、剖析、转换网络和扩充转换网络等语法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
目的:通过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药规律,探究《伤寒杂病论》的证治思想,为临床应用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收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载的方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