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晚点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调整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发线运用是车站工作组织的关键环节,关系着车站作业效率与路网通畅性,为保证列车在站运行的安全以及接发车工作的顺利,必须做好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与调整工作。本文将列车晚点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调整问题看作一个有限资源的时空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累积流变量的到发线运用调整模型与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求解算法。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分析了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相关问题。首先,描述了高速铁路车站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其次,分析了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需考虑的相关问题。再次,对列车晚点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调整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时空网络的构建方法。
  (2)构建了列车晚点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调整模型。通过“资源”占用描述了追踪间隔时间、到发线占用安全间隔时间以及咽喉区进路占用时间,引入了累积流变量来表示资源占用状态变量,通过累积流变量刻画了列车占用咽喉区进路与到发线的过程,利用资源占用唯一性约束来表示传统的追踪间隔时间约束、到发线占用安全间隔时间约束以及咽喉区进路占用时间约束,构建了列车晚点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调整0-1整数规划模型。
  (3)设计了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列车晚点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调整模型求解算法。首先,把四类资源占用唯一性约束松弛到目标函数中,将松弛问题分解为单列车最小费用路径问题。其次,构建各列车在站走行时空网络,利用最短路算法求解单列车最小费用路径问题,得到原问题的下界。再次,利用解的可行化方法得到原问题的上界。最后,通过次梯度算法迭代更新拉格朗日乘子,并重复上述步骤从而更新原问题的上、下界,直到满足算法终止条件,以当前最优上界作为原问题的最优解。通过C#实现算法并求解小算例,其结果与CPLEX求解结果相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4)以济南西站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首先,以济南西站某天的列车接发信息为基础,确定模型所需数据与相关参数。其次,利用本文所设计算法微调原计划列车到发线运用方案以满足约束。再次,设定晚点场景,在运行图层面根据追踪间隔时间调整列车到发时刻,获得到发线运用过渡方案。最后,在过渡方案基础上,利用本文所设计算法求解列车晚点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调整模型,得到调整方案。结果表明,共调整了30列车,其中24列车调整了到发时刻,6列车调整了到发股道。
其他文献
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护技术,广泛用于崩塌、落石和泥石流灾害的防护。耗能器是被动柔性防护网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起到耗散冲击能量的作用,并为其他系统构件提供过载保护。但被动柔性防护网布置在野外环境中,常年经受暴晒雨淋,在大气环境中系统构件容易发生腐蚀作用,导致力学性能劣化。尤其对于减压环这类塑性变形与摩擦混合型耗能器,目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急需研究:首先,腐蚀对减压环构件本身
学位
边坡的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决定了边坡工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如何尽量减小因地质勘查及土工试验的局限性而引起力学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是处理岩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的难点之一,因此对岩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尤为重要。  本文以泸定电站泄洪洞出口边坡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根据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调整参数取值。运用有限差
表面覆冰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在电能的供给和传输中,冰在线缆表面的形成和沉积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结冰会导致陆运、航运及铁路运输事故,影响飞机部分部件与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结冰还会严重降低冰箱和热交换器的性能。表面防覆冰策略的研究通常围绕超润湿性能展开,一般来说,超润湿防覆冰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表面粗糙结构和化学组成。表征防覆冰表面的理论基础是润湿性理论和经典成核
烷基苯氢过氧化物是许多重要化工过程的关键中间物原料,如异丙苯氢过氧化物是苯酚/丙酮过程的中间原料,环己基苯过氧化反应是苯酚/环己酮联产技术开发的关键步骤。本文以异丙苯和环己基苯的液相无催化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氧化反应动力学规律,建立了主副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过氧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对于异丙苯氧化体系,通过实验考察了搅拌转速、碱性助剂种类及用量、尾氧浓度及氧分压、苯酚工艺中循环杂质、以及温度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郊通行客流量逐年上升。时速200公里,且具有安全、绿色、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的中速磁浮列车,能有效满足市域及城际交通的客流需求。列车运行图是行车组织的基础,研究面向客流需求的中速磁浮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与算法可以提高中速磁浮交通的服务水平,对提高中速磁浮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速磁浮自身的特点,进行面向客
当前,多式联运已经逐渐成为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近年来国家提出的相关规划与政策,可以看出多式联运的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从国家规划角度,还是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都对运输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多样化的要求,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势在必行。而客户的需求对于多式联运运输方案的制定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结合当前客户对服务质量的现实要求,研究多式联运运输方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一旦发生运行中断,将会导致轨道交通的线路保持能力下降,引起大范围的混乱和重大的生产力损失。尤其是在乘客出行的高峰时段发生中断,必会导致站内乘客的大量滞留,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以及乘客安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当城市轨道交通中断响应等级较高,城轨系统的行车组织方案调整无法满足客流疏散要求时,我们需要考虑引入道路交通资源,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