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归纳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诊治经验,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把握手术指征,以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我院心胸外科2006年3月~2016年4月诊治CHD合并IE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原则及转归。结果本组28例患儿,其中有15例抗感染治疗,5例好转出院,6例经治疗无好转自动出院,4例死亡。出院后随访,2例死亡,6例失访,3例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后痊愈。余13例患儿均行手术,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同时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二尖瓣置换术1例,冠状动脉瘤右房瘘修补+三尖瓣整形术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2例,室缺、房缺修补+三尖瓣缺损组织补片修补术1例,房缺修补+动脉导管未必结扎1例,房缺修补+三尖瓣整形术1例。出院后有1例未门诊复诊,电话随访其一般情况可,无不适。1例失访,其余11例患者均定期于我院门诊随访半年至-9年,无远期死亡,无心内膜炎复发。结论儿童CHD合并IE单纯内科治疗效果欠佳,适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把握手术时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完全清除赘生物及纠正心脏畸形以及对瓣膜尽可能的修复等对疗效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RT-3DE)检测左室壁各心肌节段运动、容量及时间参数的改变,探讨对相应供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2012年4月至20
研究目的:  1.观察抗黏附素(dysadherin)、上皮(epithelial)-钙粘蛋白(E-cadherin)二者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
目的用携带Islet-1的慢病毒感染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并诱导其向心肌细胞特异分化。在此条件下,通过影响Akt的活性,检测心肌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来探讨Akt在此特化
目的:  探讨血清、胸腔积液中CYFRA21-1的含量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化学发光法分析19例恶性积液患者、18例结核性积液和20例其他炎性积液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现状;采用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Neisseria gonorrhoeae multiantigen sequence typing,NG-MAST)分子分型的方法结
[目的]   筛选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的miRNAs作为候选标志物,验证其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评价血清中候选miRNAs表达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
目的:   初步构建河南省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老师的准入指标体系。   方法:   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参考本科护生的核心能力及临床实践目标的相关研究
[目的]   1.分析5岁以上哮喘患儿与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基因表达谱差异。   2.分析5岁以上哮喘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患儿的外周血基因表达谱差异。   3.对差异表达
研究背景与目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婴儿期常见的皮肤病,65%的AD在18月内发病,婴儿期AD皮损分布特点包括:头皮、面部、躯干和四肢伸侧,以皮肤剧烈瘙痒和干燥为突出特点,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且AD的早期发病,预示患儿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及结膜炎可能性增加。尽管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家公认AD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目前AD的治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现状;探讨其与共情能力、人格特征、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分析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预防和应对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的发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