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比较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依据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具有评估自身能力和观点的需求或驱力,而使用社会比较的频率是有个体差异的,即人们的社会比较倾向是不同的。社会比较倾向高的个体往往对自己有更强烈的不确定感,自我接纳程度低,而自我接纳是预测抑郁的重要变量。
本研究在国外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探讨我国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的特点,以及与自我接纳、抑郁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社会比较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自我接纳问卷,抑郁量表等研究工具,初步探讨了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自我接纳、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⑴大学生观念比较倾向显著高于能力比较倾向,社会比较倾向在性别、年级、来源、专业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显著高于自我评价水平。性别、年级和来源三者对自我接纳和抑郁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大学生的抑郁存在性别差异。⑵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和自我接纳显著相关;能力比较倾向能显著预测自我接纳:能力比较倾向有碍于个体的自我接纳。⑶大学生观念比较倾向和能力比较倾向能显著预测抑郁,但两者作用方向相反:观念比较倾向降低抑郁而能力比较倾向会加重抑郁。能力比较倾向和观念比较倾向高度相关,这样观念比较对抑郁的负向影响覆盖了能力比较对抑郁的一部分正向作用。⑷大学生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显著影响抑郁;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水平越低,个体越容易抑郁。⑸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不仅对抑郁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还可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间接影响抑郁:观念比较倾向直接减轻抑郁情绪,能力比较倾向通过降低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间接加重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