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伴随着校本运动的开展而兴起,成为国际教师专业迅速发展背景下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逐渐走向合作化,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研究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但是它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尚未成熟,在合作研究中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影响着研究的发展,使得校本教研的时效性难以保证。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对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及模式类型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的类型进行了优选。通过对优选结果的分析讨论了各个影响因素指标分别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与大小;我们通过对合作研究中实验学校学生课堂的听课以及课后大学和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评课和讨论,记录了当前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现状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最后结合对现状的观察及已有研究的论述得出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一、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方法;二、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理论依据,界定了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核心概念,并对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阐述;三、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模式分类与选优,归纳总结了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选优;四、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个案研究,记录了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概况、现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五、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结论及改进,论述了校本教研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实施的条件,分析了影响合作效果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确保成效的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