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政府时期驻东北亚美军重新部署及其影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g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存在最早始于18世纪。在2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与东亚的关系呈现一种“冲击—反应”的模式。通过19世纪的炮舰外交、美西战争,20世纪的太平洋战争以及在韩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国驻军等行为,美国一步步扩大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在冷战时期,美国将东北亚作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威胁的重要阵地,加强了各盟国的军事联系。冷战结束导致美国安全环境的极大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国际安全环境发生变革的情况下,驻外美军战略和部署的调整与美国对自身国家利益内涵特征以及实现方式认知的改变休戚相关,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军密集驻扎的东北亚国家的高度关注,成为学界、政界和各国公众普遍关注的热议话题。驻东北亚美军的战略调整和重新部署是当前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心任务之一,将直接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国家利益的实现以及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对冷战结束以来驻外美军的重新部署——尤其是小布什政府时期驻东北亚美军的战略调整的研究是认识当前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预测和判断冷战后时期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安全态势与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重要前提。因此,本人认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人希望该研究成果对于美国在东北亚安全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的研究以及各国制定正确的应对之策,切实维护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能够提供学理性分析和支持。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东北亚美军在东北亚驻军的缘起和冷战时期的演变。美军对东北亚地区事务的介入以及在韩国和日本驻军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缘起于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处于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需求,美国选择了在东北亚地区进行驻军。第二章介绍了后冷战时期美国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变化。后冷战结束以后,伴随着苏联解体,美国面临的最大外部安全威胁不复存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也随之调整,分别表现为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以及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安全环境和安全战略的调整必然导致了美国开始对其东北亚驻军进行调整,并分析了美国进行调整的详尽战略意图。第三章介绍了驻韩美军战略部署调整的具体内容:基地迁移和兵力缩减,分析了这一调整的外部国际背景和韩国国内因素,认为这一调整实质上标志着韩美两构筑新型同盟关系的趋势。第四章驻日美军进行战略调整的背景、内容及目标进行了介绍,注重分析了日美两国军事合作形式和范围实质性扩大以及日本自卫队实力增强的事实,指出这一调整既是出于美国减轻自身在东北亚地区面临的军事安全负担的现实需求,也是出于满足日本日益增长的“普通国家化”以及增强军事自主性的强大诉求。第五章对相关国家对驻东北亚美军军事调整的反应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韩日两国、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等区域内国家针对美国驻军调整所做的对策性反应。此外,还对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军事存在的未来以及域内国家之间军事交流和安全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及其实力的强化有可能刺激周边国家,引发新一轮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将更加复杂,难以预料。
其他文献
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通常称为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当前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股权投资基金,它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对于为中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子群结构对于研究群的结构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二面体群的幂零性以及它的循环子群、二面体子群、自正规子群等子群的结构和个数进行了研究.
当前的国际社会中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并行不悖,这己成为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两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加速欧共体内部整体市场化进程的《单一欧洲法案》的出台,地
2015.12.19“四方水墨——中国画名家小品八人展”于2015年12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点18分在常州画院美术馆隆重举行。画展开幕式当天迎来了来自杭州、南京、西安、镇江、丽水
2012—2013年通过对不同体力和业务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分别使用Hacth-S615型大力桑枝剪、创艺牌省力桑枝剪、绿捷牌多功能伐条机、如雷GX-25型电动果树修剪机这4款新式桑树伐
当今社会,世界贫困人口仍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大约有13亿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并且它们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面对如此严重的贫困问题,国际社会不断制定并实施有关减贫的政策
学位
对我国目前轨道交通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现有融资模式下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轨道交通融资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