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前瞻性临床对比实验设计方法,比较在单侧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静脉和局部关节腔应用氨甲环酸,对手术失血量、输血率、早期疼痛程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早期功能评分的影响,以研究氨甲环酸的在膝关节置换中的止血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进行单侧TKA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8例患者符合条件纳入本项研究。随机分为A、B、C组,其中A组为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组,共34例,在松止血带前30min,将含有1g氨甲环酸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快速静脉滴注;B组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组,共38例,在关闭膝关节切口后,将含有1g氨甲环酸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入关节腔内。C组为空白对照组,共36例,在关闭膝关节切口后,向关节腔内注射单纯氯化钠注射液100ml。术后计算患者总失血量,记录异体输血患者例数,记录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在术后第7天行下肢血管B超检查,检测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术后6周时患侧膝关节KSS评分,从而综合评估TKA术中氨甲环酸的止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A组患者总失血量(958.52±296.83)ml,B组患者总失血量(1089.78±369.08)ml、C组总失血量为(1374.57±479.13)ml;术后24小时VAS疼痛评分,A组为4.71±1.494,B组为4.71±1.073,C组为7.15±0.790;术后6周时关节KSS评分,A组为84.59±4.21,B组为83.55±3.92,C组为78.39±4.20;置换术后7天三组患者B超检查结果显示均没有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1.在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及局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手术减少出血、降低输血率都具有显著作用,且静脉较局部应用效果更佳(P<0.05)。2.静脉及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的疼痛程度。3.氨甲环酸的应用对患者术后早期的膝关节功能康复具有积极意义。4.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无论静脉或局部使用氨甲环酸,都未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5.氨甲环酸的应用不但能有效降低术后出血量,同时能有效控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