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和铝毒对杉木幼苗若干生理过程的影响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yxdo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长期以来的生产实践表明,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杉木的铝毒害被认为是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由于土壤大部分磷以难溶性磷形式存在,缺磷也是酸性土壤制约杉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低磷和铝毒是酸性土壤上限制杉木生长的两大主要障碍因子。本研究以此为背景,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低磷和铝毒处理对杉木幼苗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杉木幼苗对低磷和铝毒胁迫的耐性机制,以期为培育杉木耐低磷及耐铝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为解决杉木连栽地力衰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磷和铝毒胁迫对杉木幼苗脂膜透性和活性氧(AOS)代谢的影响低磷和铝毒胁迫对杉木叶片脂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有显著地影响。低磷条件下不同铝浓度水平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杉木幼苗SOD、POD、CAT酶活性在低铝条件下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上升幅度有所不同,表明此时杉木幼苗为避免遭受伤害已做出适应性反应,启动了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杉木幼苗通过体内的生理保护机制来减少所受到的胁迫;而在中铝和高铝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且在高铝时下降幅度更大,说明杉木对环境中的中、高铝响应强烈,中、高铝胁迫严重影响其生理反应;MDA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且随铝浓度升高其上升幅度越大。表明,低磷条件下一定程度的铝胁迫可以促进杉木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升高,但铝胁迫程度太深会导致细胞内自由基数量急剧增加,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受到抑制,最终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MDA大量积累。高铝条件下不同磷浓度水平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酶活性在低磷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而在中磷条件下呈下降趋势;高磷条件下,前期呈升高趋势,后期呈下降趋势。POD酶活性在低磷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而在中磷和高磷条件下,前期呈升高趋势,后期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在低磷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在中磷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而在高磷条件下前期呈上升趋势,后期呈下降趋势;MDA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且随磷浓度升高其上升幅度越小。表明,高铝条件下高磷可以促进保护酶活性的升高,减少MDA积累,但由于高铝胁迫程度太深导致自由基数量急剧增加,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受到抑制,到了胁迫后期最终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MDA大量积累。2.低磷和铝毒胁迫对杉木幼苗根活力的影响低磷和铝毒都严重抑制杉木的根系活力,低磷条件下中、高铝处理7天后就受到了明显抑制;高铝条件下,无、低磷处理7天后就受到了明显抑制。在低磷条件下不同铝离子浓度水平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根活力在无铝条件下,先增强后减弱;在低铝、中铝、高铝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高铝条件下变化幅度更大。在高铝条件下不同磷浓度水平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根活力在无磷、低磷、中磷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高磷条件下,前期呈缓慢升高趋势,后期缓慢下降。说明高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杉木铝毒害,但是有一定的限度。3.低磷和铝毒胁迫对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在低磷条件下不同铝离子浓度水平随胁迫时间的延长,Fo、qN在无铝、低铝、中铝、高铝条件下,一直保持上升趋势;Fv/Fm、qP在无铝、低铝、中铝、高铝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在胁迫的前7天,Fv/Fm下降幅度比7-14天、14-21天小,且低铝时下降幅度小,中铝、高铝时下降幅度明显大增。在高铝条件下不同磷浓度水平随胁迫时间的延长,Fo、qN在无磷、低磷、中磷、高磷条件下,一直保持上升趋势;Fv/Fm、qP在无磷、低磷、中磷、高磷条件下,一直保持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与对照相比Fo、qN、Fv/Fm、qP参数的变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地表-地下水的转化能力,是定量研究河水下渗、溶质运移等水文过程的基础参数。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径流渗漏水量作为绿洲地下水的主要
CBF是植物抗逆转录因子之一,为研究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在大青杨中的功能,为杨树抗逆基因工程提供基因材料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大青杨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大青杨PuCBF基因,对其
白腐菌具有三种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漆酶(Laccase)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因此,白腐菌对木质素具有很强的降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库区内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三峡库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树种之一。作
油桐原产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桐油是优质干性油,桐油主要成分是以桐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桐油还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但桐油存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的问题。本研究以对年桐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构建油桐cDNA文库、简并PCR, RACE技术,RT-PCR等方法,分离克隆了oleosin、FAD3、FAD9等油桐油脂贮藏、合成的相关基因,为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调控
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 aromaticum)是由刘启宏先生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发现并命名的,其根、茎、叶、花都具有浓郁的香气,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园林观赏植物。因
牡丹隶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ceae)牡丹组(section Moutan DC.),是我国重要的观赏花卉及药用植物。由于其种子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
采用盆栽法研究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等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以及活性肥、菌肥对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