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2(IL-2)参与了针灸的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内源性阿片肽(EOP)密切相关。临床应用IL-2时其副作用较大,而穴位注射具有用药量小、疗效独特的特点,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本实验拟探讨低剂量IL-2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外周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低剂量IL-2穴位注射治疗炎症痛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IL-2腹腔注射组、IL-2穴位注射组,每组8只。以AA大鼠为炎症痛模型,选用悬钟、昆仑两穴,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为检测方法,观察痛阈、炎症局部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和前阿黑皮素(POMC)mRNA和前脑啡肽原(PENK)mRNA的表达。 结果:1.IL-2穴位注射组AA大鼠的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IL-2腹腔注射组(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2.IL-2穴位注射组炎症局部β-EP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IL-2腹腔注射组(P<0.01);3.IL-2穴位注射组炎症局部POMC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IL-2腹腔注射组(P<0.01);4.IL-2穴位注射组炎症局部PENK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IL-2腹腔注射组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低剂量IL-2穴位注射对AA大鼠有镇痛作用,可促进炎症局部POMCmRNA表达和β-EP含量的增加,对炎症局部PENKmRNA表达无影响。提示低剂量IL-2穴位注射似可作为一种镇痛方法来治疗炎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