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公路建设得以迅猛发展,投资日益加大,但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公路投资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应用水平低下,因此改善公路投资环境、实现公路建设投资的数据信息化管理,提升公路建设投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信息化依托数字化信息采集、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综合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多媒体及计算机等技术,对公路投资过程中所涉及的的信息采集、存储与发布及计划调整等进行网络化、一体化管理,实现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过程监测和优化配置。本文依托陕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陕西省公路交通建设投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了公路建设投资的特性,就支持公路建设投资统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公路建设投资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数据库与数据处理技术、风险预警体系结构框架及管理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旨在通过对公路投资管理信息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为公路建设投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依据。从分析国内外对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指标的分析入手,构建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指标体系,涵盖基本统计指标、建设投资统计指标及投资绩效分析指标3个层次、58个单项统计指标,所选指标具有可测、可比、代表性突出及独立性较强的特点。同时,针对每个单项统计指标的特点,探讨了其数据获取的方式与途径。依托GIS平台,提出了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信息化数据库的框架结构,该数据库属于事务型与主题型数据库,包含公路属性、道路空间、背景矢量空间与背景栅格空间四类数据,在数据库中开发了数据质量控制、数据集成、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存储过程,为投资管理与分析提供了一个智能化平台和工具。从公路投资的现状分析、发展规划与绩效评价三个层次入手,提出了公路投资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目标层和12项指标层;构建基于AHP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路建设投资风险预警的等级及预警信号进行评判。通过将事故预警划分为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四个阶段,构建公路建设投资风险预警的系统总体框架,从数据采集与查询、数据分析与处理到报警与调度等阶段设计预警系统的子系统,并应用陕西省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数据进行了案例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公路投资管理信息化水平二级综合评价模型,涵盖投资管理信息化组织建设、投资管理信息化应用、投资管理效率、投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5个评价领域,共计16个评价参数;采用单准则AHP构权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各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并提出了根据应用目的不同确定评价结果的方法。以陕西省公路投资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研究对象,运用本文所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判别,得到目前陕西省公路投资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为Ⅲ级,存在诸多有待进一步改进之处。本文以面向我国公路投资信息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为突破点,强调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在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方面有所创新:①构建了公路建设投资统计指标体系;②提出了公路投资管理信息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方法;③建立了公路投资风险预警的结构框架体系。鉴于本文研究的不完善之处,完善公路投资信息化管理理论模型与方法、开发公路投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成果应用示范工程等均为后续研究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