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汞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incerit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汞消费量不断增大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从长期受汞污染的土壤筛选驯化高效抗汞菌株,并利用细胞形态分析、API20E和16SrDNA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抗汞菌株的汞去除效果及适应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利用质粒消除和质粒提取技术对该菌株的抗汞基因进行定位,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本论文的研究为治理汞污染的生物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经过驯化筛选,获得抗汞细菌2株,选择其中去汞能力强的菌株进行系统研究,并命名为PII,该菌株可耐受最大Hg2+浓度为50mgL-1。2.经细胞形态分析,可知PII菌株为为革兰氏阴性反应短杆菌,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凸起,呈现浅黄色,半透明;API20E和16SrDNA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抗汞菌株PII,最终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3.对菌株PII汞去除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抗汞菌株PII对Hg2+的最大适宜耐受浓度为30mgL-1;当Hg2+初始浓度为15mgL-1时,培养24h后该菌株达到最高去汞率85.2%。4.环境条件(温度、pH)对菌株PII生长及去汞率的影响较大;抗汞菌株去除Hg2+的最适宜条件为:温度30℃、pH值7.0。5.对抗汞菌株进行质粒提取,其质粒片段较大,在4kb-5kb左右;通过对PII菌进行质粒消除实验,结果发现质粒去除的菌株汞去除能力也随之消失,即质粒的存在与菌株对汞的抗性相关。故将PII菌的抗汞及抗汞基因初步定位在质粒上。
其他文献
目的促进灾害事件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治水平,为卫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资料分析法,回顾性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国内应急医学救援现状及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结
本文章主要有理提出维吾尔医学古籍文献中记载的特色疗法、特色疗法的种类、对人体的作用机理、治疗疾病中的主要意义及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当前维吾尔医学特色疗法的研究情况
<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关节重建手术,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可改善病人术后
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生存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优秀人才的竞争被誉为企业的强有力竞争。企业人才招聘被誉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实践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各项活动都和人才
<正>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著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月经周期与调周法的中医理论与临床诊治研究,成绩卓著。"经间排卵期"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实用价值。本刊自本期起连续
目的:观察代表3种中医温病治法的蒿芩清胆汤、银翘散和玉屏风散对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小鼠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复合模型组、蒿芩清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英国十六世纪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广为流传的一首童谣《胡巴德大妈与小狗》中影射的历史事件与相关人物,通过对比相关史料和传记,找出文
变化检测技术是图像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的目标是通过对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获得的两幅图像进行观测与分析,从而定性定量的辨识出地表的变化信息,该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
利用GMS计算了放射性核素Nb-93 m,Se-79,Tc-99,Zr-93,Sn-126在陇东预选区中百万年尺度的污染迁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粘土岩由于极低的渗透性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的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