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43435dsfsdf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三代前向纠错编码强有力的候选码,由于具有低复杂度的编译码器结构以及纠错性能优异等优点,二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Binary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B-LDPC)码在高速光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进制LDPC码在中短码长时较B-LDPC码有编码增益高、纠突发错误能力强、适合高阶调制通信系统的优点。本文围绕确定度分布下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非规则多进制LDPC码的列重分布以及低复杂度的LDPC编码联合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系统软信息计算方法三个研究点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一、针对现有结构化构造方法较随机构造方法仍具有一定性能损失,为了提高多进制LDPC码的编码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搜索算法(Local Optimal Searching,LOS)结合最优元组和行满秩条件(Full Rank Condition,FRC)替换准则的多进制LDPC码的构造方法。所提构造方法在二进制母矩阵构造过程中采用分块递进式搜索的LOS算法,对于非零元素的选择采用最优元组和FRC替换准则。AWGN信道、BPSK调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确定度分布下所构造出的围长更大或者短环数量更少的多进制准循环LDPC(Non-Binary Quasi Cyclic LDPC,NB-QC-LDPC)码,在误比特率(Bit Eroor Ratio,BER)为10-7量级时,相比准循环连续边增长结合随机非零元素替换构造出的NB-QC-LDPC码,可获得0.5dB的性能改善。二、列重分布是影响非规则多进制LDPC码瀑布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B-LDPC码列重分布分析的密度进化、高斯消去、外部信息转移图等理论已经扩展至多进制LDPC码,但是由于复杂度过高而且仅是阈值分析的结果,所以在实际码设计过程中很少采用。本文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在实际构造出的码字基础上对多进制LDPC码的列重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 NB-QC-LDPC码的最佳列重分布,并在最佳列重分布条件下比较了各阶多进制码的性能。在BPSK调制、AWGN信道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最佳列重分布下的高阶多进制LDPC码的性能表现更为出色,且最佳列重分布下等效比特长度为3600的GF(64)域NB-QC-LDPC码较常见的各列列重均为3的B-QC-LDPC在BER为10-6时获得约0.3dB的性能增益。三、LDPC编码联合PPM调制技术是空间光通信和水下光通信系统常见的一种编码调制技术,然而急需降低接收端软信息计算的实现复杂度。基于理论软信息计算方法具有指数和对数运算对硬件实现不友好且现有优化方法性能损失较大的背景,本文通过数学近似提出了一种基于Max-Max的低复杂度LDPC编码联合PPM调制系统软信息计算方法。通过对各方法复杂度的分析以及仿真对比,表明了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 83.3%的复杂度。4PPM调制格式、AWGN信道下,采用对数域置信传播译码算法,所提方法在BER=10-5时性能损失仅0.05dB,弱湍流信道下较功率比值法在BER=10-5时具有0.5dB的性能改善。
其他文献
为解决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机电安装期焊接施工通风方案尚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实际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期施工,现场采集相关数据,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实际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电安装期焊接烟尘的扩散与施工通风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通风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 表明:焊烟污染区域主要为厂房内垂直高度8m以下空间,重点治理范围是2m以下的人体呼吸区.冬季施工时在竖井处内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132 Pa的热压差,可形成自然通风,应充分利用竖井的自然通风作用,使机械送风与自然送风相结合.主厂房内焊接施工时将
由于传统的梯级水电站电力负荷分频调度方法存在耗时长、费用高、资源利用率低、分频调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背包算法的梯级水电站电力负荷分频调度方法.在水位约束、水库水位约束、流量约束、出力约束以及梯级水电站的水量平衡方程下,构建目标函数,计算下游梯级不同电站的入流以及出力,并将计算结果和天然径流下的出力进行多组统计对比,获取对应的补偿效益,构建梯级水电站电力负荷分频调度模型.采用背包算法,对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最佳梯级水电站电力负荷分频调度方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梯级水电站电力负荷分频调度
新疆2010-2030规划建设的近百座大中型水库坝型主要是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建设中面临缺乏碱性骨料、坝体接触问题复杂和变形控制难度大、施工环境恶劣等关键技术难题.为此,依托工程建设实践,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独特筑坝环境下的上述难题开展了研究.结果 表明:采用合适的填料可以实现天然砾石作骨料的沥青混凝土黏附性不小于4级、水稳定系数不小于0.9的要求,天然砾石可以用作心墙沥青混凝土骨料;采用指数函数的形式可以较好地描述破坏主应力差、初始泊松比与围压力的关系,改进了沥青混凝土心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