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是促进产权流动、盘活资产存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项重 要手段。近几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并购事件的日益增多,围绕企业并购 的争论也特别多。面对愈演愈列的企业并购,特别是在我国并购立法还不健 全、完善的情况下,对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研究仍很有必要。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对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商誉等问题进行了粗浅探讨,希望能起 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对企业并购中所涉及到的若干财务与会计问题分三章: 第一章:企业并购总论。本章首先对兼并、收购、联合等企业并购相关 的名词和术语进行界定与分析,为后文的论述作铺垫,然后对企业合并进行 分类讨论,以求进一步认识其本质。企业合并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这些方式 受法律、税收、行业跨度以及其他原因的制约。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 系划分,企业并购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按并购出资方式 的不同可划分为出资购买资产式并购、出资购买股票式并购、以股票换取资 产式并购、以股票换取股票式并购。按法律形式划分,可分为吸收合并、新 设合并和控股合并。接着又对企业并购动因理论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效率 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市场占有理论、利益再分配理论。最 后,对中国企业并购可供选择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第二章: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本章是全文的理论核心,重点介 绍了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对此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讨并提出了作者自 己的观点。一是介绍了购买法及其财务会计问题。购买法就是将企业并购视 为一个企业取得其他参与并购企业资产的行为。企业并购取得目标企业的资 产和负债按照其公允价值,即资产评估价值记录;若并购成交价格超过所确 认的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格,其超过部分作为商誉。如果并购成交价格 低于所确认的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格,其低于部分(负商誉)作为递延 收益。并购企业应当将合并日后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入合并损益表中。 实施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当年本身实现的收益,但仅包括合并日后被 并企业所实现的收益。本节着重探讨了购买法的特点、并购日的确定、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并购成本的计算、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以及实例账 务处理。二是介绍了权益联营法及其财务会计问题。权益联营法就是在对并 购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并购视为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的权益联合,也 就是说,它并不像购买法所说的那样,是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交易行 为,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并购的企业主体,将其资产和权益融合在一起, 其实质是现有的股东权益在新的会计个体的联合和继续,而不是取得资产或 筹集资本。因此,在权益联营法下不需对资产、负债重新确认和计量,只需 要将参与并购的各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按账面价值相加,构成新 实体的资产和负债,并调整股东权益。同时,由于企业并购不是购买行为, 没有购买价格,也就不存在购买成本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即商誉。 由于目标公司的账面原值减去折旧后的差额通常低于市场价值,因此采用权 益联营法会使企业在并购后反映较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在以后期间,由于采 用权益联营法的资产价值低于购买法下的资产价值,这就造成其折旧摊销费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低于采用购买法的各项摊销费用,因此采用权益联营法的收益将高于采用 购买法下的收益。本节着重探讨了权益联营法的特点、采用权益联营法的条 件、并购费用的处理、换股比例的确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以及实例账务处 理。三是介绍了购买法与权益联营法的区别及二者的优劣分析。对于二者的 区别主要从计价基础、合并费用的处理、投资成本的计价、对损益的影响等 方面进行了论述。四是介绍了中国采用权益联营法的难点及障碍。主要从国 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不规范且缺乏效率的二级市场、并购法律法规 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第三章:首先从商誉的本质及核算特征入手,其次介绍了商誉价值的计 量及其会计处理方法。从理论上讲,计量商誉的方法有多种,比如超额利润 现值法、收益资本化现值法,但实务中一般采用并购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的 公允价值的差额计算。并购商誉如何入账,人账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