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对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对NT-3、TrkC表达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放射治疗在治疗原发性脑肿瘤及转移性脑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全脑放疗被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中有效,但其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愈来愈受关注。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脑瘤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因此,越来越多的脑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放疗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但放疗导致认知功能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电离辐射对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1、将60只21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照射组(n=30只)和健康对照组(n=30只)。  2、所有大鼠经腹腔麻醉后,照射组的大鼠给予单次4mv 10 Gy电子线全脑照射。  3、在照射后1月后分别取照射组中的10只老鼠与对照组中的10只老鼠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照射组及对照组大鼠认知功能。  4、在照射1月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脑海马组织神经发生情况。  5、在照射后1天、3天、1周和2周分别各取照射组及对照组5只大鼠海马组织,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分别检测神经 营 养 因 子 3(Neurotrophins-3 NT-3) 及 其 受 体 酪 氨 酸 蛋 白 激 酶C(Tyrosine kinase C TrkC)蛋白及mRNA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1、全脑照射后1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的大鼠Morrris水迷宫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阶段,照射组大鼠到达平台的时间延长(P<0.05)。  2、全脑照射1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照射组大鼠新生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1)。  3、在10Gy全脑照射后大鼠海马的TrkC蛋白的表达在1d、3d、1w、2w各个时间点,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水平分别减少了25%,28%,14%, 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QPCR实验中,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TrkC mRNA水平分别减少了28%,21%,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0Gy全脑照射后大鼠海马的NT-3蛋白的表达,在1d、3d、1w、2w后各个时间点,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水平分别减少了18%,10%,1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QPCR实验中,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NT-3 mRNA水平分别减少了26%,21%,3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全脑照射后1月,电离辐射显著抑制了大鼠认知功能,并降低了海马新生神经元增殖;在各个时间点,大鼠神经营养因子NT-3及其受体TrkC 的表达改变下降。
其他文献
癌症是经过长期累积潜伏形成的慢性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但医学上最直接的说法就是“细胞基因突变”。运动虽不保证一定不生病,但可以降低罹癌风险。就像坐车绑安全带,虽不保证不会出车祸,但至少减低了受伤的危险性。要提醒的是,当身体负荷已经很沉重,感到疲倦的时候,应该做的是伸展性、放松性、舒缓性的运动,譬如游泳、健走、静坐等。这就犹如已经被榨干了,还去加速消耗摧毁,反而会“爆胎”。有些人会突然休克暴毙,很可能
目的:   1、设计小鼠NF-κB的反义寡核苷酸,探讨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影响。   2、研究LPS及Ti颗粒对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方法:设计并
目的:本文通过对体检人群的数据整理,研究血液学指标对一般体检人群的健康预警作用。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查体人群中存在高发的甲状腺结节疾病,并以此为契机,从本专业学科的血
目的: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量 以及观察MSCs鞘内移植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方法: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