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抗性相关蛋白(Cs-cystatin,Cs-Rip)对假眼小绿叶蝉消化道组织的影响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o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属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是中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一般可造成减产15%左右,严重时甚至可达50%。所以,如何有效防治该害虫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尽管目前对该物种有较多的研究,但就其分类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此外,在防治方法的建立方面很难兼顾生态安全性和防治有效性。据此,本文综合运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技术对该物种进行重新描述;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技术探讨了两种茶树抗性蛋白(Cs-Cystatin、Cs-RIP)对该害虫的毒性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样本标准和参照以及为开发新型防治技术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显示:(1)形态学描记:假眼小绿叶蝉通体淡绿或黄绿色,头部及前胸背板无白色斑纹。前翅淡黄绿色,翅端透明;后翅整体透明,翅脉淡黄色。足部与体呈同色,各足胫节端部灰色或褐色。雌性腹部末端具产卵瓣,雄性具三角形骨板(基瓣)。分子鉴定:获取了假眼小绿叶蝉的28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物种与小叶蝉属Typhlocyba serrata的亲缘关系最近。此外还克隆了ITS2序列,通过在GenBank中比对确认为叶蝉科昆虫首次获得序列。(2)从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中克隆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s-Cystatin)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前者共306bp碱基,编码101aa的蛋白质;后者共1713bp碱基,编码570aa的蛋白质。通过构建体外表达系统,成功获取Cs-Cystatin和Cs-RIP蛋白。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这两种抗性蛋白喂饲假眼小绿叶蝉表明Cs-RIP显著地降低了其存活率,而Cs-Cystatin的效果不明显。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取食含有Cs-RIP培养基的假眼小绿叶蝉其食管剧烈收缩并凝结成块,前中肠腔体显著收缩、壁上的绒毛突起解体并落入肠腔;随着取食时间的增加,胸部的飞行肌也开始出现解体现象。而饲喂Cs-Cystain的组织切片中,未发现消化道的病变。研究结果提示CsRIP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害虫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碳量子点等)是一类新型的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材料,在光催化、电催化、合成氨、催化加氢、氨分解制氢等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传统的碳基纳米催化剂制备多为液相合成方法,受混合前驱体的制约在催化剂的组成和分散性的控制上存在困难,并且方法复杂,成本高昂。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具有组成的均匀和可调变性,在纳米材料合成领域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本论文以有机插层层状金属氢氧化物为单一
学位
密码子偏性及其聚类分析在可变剪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计算了人类组成型外显子和可变外显子的RSCU值(密码子使用的相对概率),并对两种外显子的RSCU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小诺霉素是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奈良高从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小单孢菌(M.sagamiensis var nor.reducaus)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药性小及安全性大等特点。内脏及周围组织分布性好,耳、肾毒性低。其结构特点故对6’-N乙酰化酶AAC(6’)的耐药菌有抗菌效力(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等对此酶易产生耐药性),其疗效明显优于庆大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