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监狱制度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党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外交、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作为统治阶级暴力机器的监狱领域,一开始饱受西方文明人土的诟病,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统治者以及法律人士也逐渐认识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法积则弊,法弊则更,要归于强国利民而已”的道理。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我们很少能够对民国时期监狱制度得以照面。有位先哲说过:“所谓历史,就是现过去的不断对话”。因此,对于那段历史,总不能停留于一时一事的漫议,更多的印象和体会,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深挖历史典籍,于故纸堆里找寻曾经远逝的印记。本文从监狱在近代监狱发展历史上,民国时期监狱制度相对完备。在这一时期,虽然好多制度是对清末监狱以及监狱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但不可否认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备,在立法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民国监狱的研究主要侧重立法领域,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而对监狱制度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则相对较少,有较大的空白可以深入研究。鉴于此,笔者从南京国民政府监狱制度的立法状况、组织和场所设置以及监狱日常管理活动的制度等方面,来全面剖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狱制度。
其他文献
罪犯行政奖励,是监狱对罪犯执行刑罚过程中,依据有关监狱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为了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对服刑改造表现好的罪犯,给予肯定和激励的一种奖励。监狱通过对
马克思生态批判思想是马克思基于对社会历史的考察,以唯物史观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的生态现状。生态批判思想形成的前提离不开对哲学领域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只有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对以往哲学家关于人的本质和对自然本质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才能为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奠定基础。本文以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时间顺序为逻辑线索,系统阐述马克思生态批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马克思生态批判思想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马克思首先批判了人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