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改造钝齿棒杆菌一步法高效合成胍基丁胺和1,4-丁二胺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胍基丁胺和1,4-丁二胺属于氨基酸衍生物,是生物多胺,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以L-精氨酸为前体,在精氨酸脱羧酶作用下脱羧合成胍基丁胺,再由胍丁胺酶催化生成1,4-丁二胺。本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手段在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5-5中构建胍基丁胺和1,4-丁二胺的合成路径并提高产量。主要内容如下:(1)将来源于E.coli K-12的两种精氨酸脱羧酶在C.crenatum SYPA5-5中过表达,通过酶活测定和摇瓶发酵产量比较,选择表达合成型精氨酸脱羧酶的重组菌PC2(C.crenatum/pXMJ19-speA)进行胍基丁胺的生产,通过补料分批发酵生产39.4 g·L-1胍基丁胺,转化率为0.26 g·g-1葡萄糖。(2)将来源于E.coli K-12的两种鸟氨酸脱羧酶,合成型精氨酸脱羧酶和胍丁胺酶在C.crenatum SYPA5-5中异源表达,构建三株1,4-丁二胺生产菌株,摇瓶发酵结果显示PC5(C.crenatum/pXMJ19-speA-speB)具有更高1,4-丁二胺生产潜力,但有中间产物胍基丁胺积累。利用强度不同的RBS序列调节胍丁胺酶的表达水平,通过酶活测定发现,重组菌株PC5-6(C.crenatum/pXMJ19-speA-R6speB)的胍丁胺酶酶活是对照菌株PC5的1.8倍,重组菌PC5-6全细胞转化的1,4-丁二胺产量比对照菌提高30.3%,达到67.9 g·L-1,PC5-6的1,4-丁二胺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4.9 g·L-1,比对照菌提高44.8%。(3)对底盘菌株进行代谢改造减少1,4-丁二胺的降解、提升胞外转运能力进一步增产1,4-丁二胺。敲除N-乙酰转移酶基因sna A减少1,4-丁二胺乙酰化降解,单敲菌株PC7(C.crenatumΔsna A/pXMJ19-speA-R6speB)摇瓶发酵生产1,4-丁二胺18.2 g·L-1,比对照菌PC5-6提高了25.3%;通过敲除亚精胺合酶基因speE减少1,4-丁二胺的下游代谢,双敲菌株PC9(C.crenatumΔsna AΔspeE/pXMJ19-speA-R6speB)的1,4-丁二胺产量比PC7提高了7.8%,达到19.6 g·L-1;敲除转运蛋白Cgm A的阻遏基因cgm R,增强1,4-丁二胺的胞外转运能力,三敲除菌株PC11(C.crenatumΔsna AΔspeEΔcgm R/pXMJ19-speA-R6speB)的1,4-丁二胺产量进一步提升10.3%,达到21.7 g·L-1。通过代谢改造得到重组菌株PC11,以葡萄糖为底物生产1,4-丁二胺21.7 g·L-1,比PC5-6提升49.1%。(4)为拓展底物范围,以双质粒系统在菌株PC11中构建来源于E.coli K-12的木糖代谢途径,通过以木糖为碳源的生长性能测定和摇瓶发酵筛选出共同过表达木糖异构酶和木酮糖激酶的PC14(PC11/p EC-XK99E-xyl AB),在混糖和模拟小麦秸秆水解液的摇瓶发酵中分别能生产18.5 g·L-1和17.0 g·L-1 1,4-丁二胺。(5)最终,将PC11和PC14在5 L发酵罐进行补料分批发酵,重组菌PC11以葡萄糖为底物发酵72 h生产1,4-丁二胺41.5 g·L-1,转化率为0.18 g·g-1葡萄糖。菌株PC14以混糖为底物发酵72 h合成1,4-丁二胺36.8 g·L-1,转化率为0.15 g·g-1总糖。菌株PC14以模拟小麦秸秆水解液发酵72 h生产33.4 g·L-1 1,4-丁二胺,转化率为0.14 g·g-1总糖。
其他文献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主要由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作为一种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食品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因此,选育优良的ε-PL产生菌提高ε-PL生产发酵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传统的育种方式选育ε-PL高产菌株已经达到了瓶颈,故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ε-PL生产菌的产物合成能
学位
肌氨酸氧化酶是一种黄素氧化酶同时也具有N-甲基脱除酶的功能,能够完成化学法难以进行的N-甲基脱除反应,在医疗、食品等多个领域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主要以来源于嗜热玫瑰红球菌(Thermomicrobium roseum DSM 5159)中的肌氨酸氧化酶为研究模拟对象,表达系统为枯草芽孢杆菌WB600,经过祖先系列重构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对位于辅酶结合域的非保守残基和辅酶结合域附近的保守位点进行
学位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导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μLar diseases,CVD)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而高糖高脂(high sugar and high fat,HSHF)饮食是导致HLP的重要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在HLP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但到目前为止,HLP相关的动物实验绝大多数是在啮齿类模型中进行的,而与人高度相似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学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APP)感染引起的一种主要的猪传染病。研究发现,由APP的Apx外毒素ApxⅡ和外膜蛋白OML1、OML7组成的新一代亚单位疫苗能够高效防治PCP。双顺反子设计(BCD)通过翻译偶联效应,可以有效地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
学位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重要的高附加值化学品,其在食品、医药保健、纺织服装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代谢工程策略以提高酿酒酵母葡萄糖二酸的产量,构建的酿酒酵母菌株K4-DZWF1在5 L发酵罐中葡萄糖二酸产量达到10.85g·L-1,但肌醇加氧酶(inositol oxygenase,MIOX4)的酶活力仍旧很低,并且稳定性很差,无法满足应用要求,因此,采用定向进化的方法筛选出酶
学位
固态酿造食醋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复杂代谢功能是传统发酵食醋风味品质形成的基础。氧气含量是固态发酵过程中影响微生物群落形成以及代谢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对于氧含量在固态醋酸发酵过程中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酿造机理的解析,同时也制约了固态酿造食醋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氧含量在醋酸发酵过程中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其次,基于发酵过
学位
原核蛋白表达系统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代表,是最具高收益的蛋白表达系统,具有易生长、低成本和高产的特点,但其分泌能力依然是目前面临的难点。通过扰动E.coli细胞壁,降低其结构稳定性,有利于重组蛋白分泌至胞外,降低蛋白纯化繁冗过程,提高蛋白正确折叠。D,D-羧肽酶DacA过量表达可促进E.coli胞外蛋白分泌水平,但也会对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研究中通过构建新型温度诱
学位
手性胺是诸多药物生产中重要的中间化合物,化学合成存在光学纯度低,污染严重,可催化底物范围小等缺点。胺脱氢酶能够催化酮的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获得光学纯产物,且反应的副产物仅有水,是催化酮的不对称还原胺化生产手性胺最优秀的生物催化剂。但其较低的活性与有限的可催化底物范围是工业应用中难以突破的桎梏。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位点饱和诱变、高通量筛选、迭代饱和突变、复合突变等方法对胺脱氢酶TM_p
学位
植物蛋白是一种可以媲美动物蛋白的优质蛋白质资源,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植物蛋白在水解过程中容易产生苦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羧肽酶是一种外切酶,可以作用在肽链或蛋白质的C端并逐渐水解释放游离氨基酸,因其可降低植物蛋白水解物的苦味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对羧肽酶基因进行挖掘和表达优化,旨在获得一种新的羧肽酶并应用于植物低聚肽的制备,以期降低苦味并强化其功能特性,为食品加工领域
学位
基因的游离表达较整合表达操作更简单,但许多工业菌株因没有游离质粒,而严重影响着菌株的改造,特别是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是一株有多重抗逆性能和优秀发酵性能的自主知识产权工业菌株,是潜在的工业合成生物学底盘细胞,但是该菌株无天然游离质粒,且二倍体整合操作繁琐复杂,影响了深层次的合成代谢改造。本课题旨在建立C.glycerinogenes的游离表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