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作为新兴的产业工人阶层,巩固和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并且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至今仍处在城市的边缘位置,享受不到与城市市民同等待遇,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影响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而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也不断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本文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的相关思想,运用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的方法,从农民工权益的四个主要维度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障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主要思路与对策。通过研究,本文主要有以下结论:(1)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总体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维权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经济权益受到侵害、农民工的政治权益广泛虚置、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乏力、农民工的文化权益享受困难这四个方面。(2)对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不同因素分析发现: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制度性根源;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制的缺失和政府功能发挥的不力是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关键因素;不平等的劳动力市场、不平衡的供求关系以及企业责任感的欠缺是导致农民工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意识淡薄,自身维权能力较弱,限制了农民工权益的实现;社会观念的偏狭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缺失是农民工权益受损的重要因素。(3)在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过程中,鉴于农民工权益的复杂性和保障难度,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农民工自身等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全面、协调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体系。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构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制度体系;构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环境;构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组织体系;增强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能力;营造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