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体外对KG-1细胞株抗肿瘤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白藜芦醇在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以人白血病KG-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和加药组(白藜芦醇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μmol/L),处理KG-1细胞24,48,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2.对照组和加药组(白藜芦醇终浓度分别为50、100μmol/L)处理KG-1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变化。
3.对照组和加药组(白藜芦醇终浓度为100μmol/L)处理KG-1细胞48h后,瑞-吉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
4 对照组和加药组(白藜芦醇终浓度为50、100μmol/L)处理KG-1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bcl-2、bax和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白藜芦醇诱导KG-1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24h,48h,72h后对KG-1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p<0.05),24、48、72h各浓度组抑制率如下:12.5μmol/L依次为4.67%,17.18%,28.89%;25μmol/L9.99%,20.74%,35.14%;50μmol/L依次为13.12%33.03%52.54%;100μmol/L依次为21.93%,42.55%,62.67%;200μmnol/L依次为29.0%,56.88%,76.15%;最大抑制率达76.15%(200μmol/L终浓度作用72h后)。在同一浓度下,自藜芦醇对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一定时间内,白藜芦醇对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白藜芦醇对KG-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2.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50、1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白血病KG-1细胞48h后,S期细胞比例增加,由(41.4±0.81)%到(77.5±0.50)%,而G0/G1期细胞和G2/M期细胞比率显著下降,白藜芦醇使细胞发生了S期阻滞;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1.17±0.35)%,而白藜芦醇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上升到(7.35±1.33)%和(16.21±2.1)%。
3.白藜芦醇(100μmol/L)作用于白血病KG-1细胞后,可诱导较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如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核膜成锐角突起,胞质空泡变性,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减少,有的出现核固缩、核碎裂等。
4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50、100μmol/L)作用于KG-1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Bcl-2蛋白表达的FI值分别为0.918、0.862,低于对照组1.000(P<0.05);而Bax蛋白表达的FI值分别为1.048、1.176,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P<0.05)。50、1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KG-1细胞48h后Caspase-3活性单位值分别为33.6±3.4,56.5±5.3,远高于对照组21.7±2.2(P<0.01)。RT-PCR结果,对照组KG-1细胞 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校正值(bcl-2/β-actin、bax/β-actin和caspase-3/β-actin)分别为0.475±0.07,0.194±0.05,0.208±0.06;50μmol/L、10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作用后,KG-1细胞bcl-2 mRNA表达的校正值(bcl-2/β-ctin)分别为0.358±0.03,0.187±0.05;bax mRNA表达的校正值(bax/β-actin)分别为0.386±0.08,0.651±0.12;caspase-3 mRNA表达的校正值(caspase-3/β-actin)分别为0.598±0.07,0.805±0.07;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处理组作用后,KG-1细胞的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可见白藜芦醇作用于细胞后导致Bcl-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受抑,Bax蛋白及基因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以及基因表达增强。
结论:白藜芦醇对白血病KG-1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能影响KG-1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将细胞阻滞于S期;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增强Bax的表达,增强Caspase-3的表达,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