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复合结构硅基底表面TiO2薄膜的生长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gb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半导体中,TiO2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成本低、适合的导带电位等优点,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光催化剂。但粉末形态的TiO2在催化体系中为悬浮相,容易中毒,回收困难,限制其推广应用。将TiO2担载到载体(如玻璃、金属、陶瓷等材料)上,制成TiO2薄膜,方便其回收和重复利用。目前,薄膜形态TiO2的比表面积较小是限制这一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薄膜形态TiO2的比表面积,并对担载的载体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薄膜形态TiO2的催化效率是TiO2光催化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针对薄膜形态TiO2比表面积低、催化效果差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商用的硅作为担载时的载体,通过刻蚀得到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并在这一表面生长TiO2,通过不同的水热反应时间及煅烧温度来控制TiO2的表面形貌,从而提高其催化效率。通过SEM,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特性进行表征,并对担载的薄膜形态TiO2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测试其催化分解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效果。  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发展了一种简单、廉价的制备大面积的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硅基底方法,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的表征,所制备的结构展示出很好的抗反射性能,对光的反射率可以由35%降低到5%,进而增加了TiO2薄膜表面对光的吸收效率。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中,可以看出该微纳复合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提高了TiO2薄膜的担载量及增加了TiO2薄膜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光催化的性能。  (2)采用化学生长法在微纳复合结构基底表面制备TiO2薄膜。由于Si-H键与TiCl4反应的△G<0,说明在常温的条件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经过反复水解及生长,形成交织化的钛醇薄膜,与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的过程相类似。将制备有钛醇薄膜的硅基底放入装有钛酸四丁酯、冰醋酸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的反应釜中,加热制备TiO2薄膜。通过对制备时间及煅烧温度的控制,从而调控TiO2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而提高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效率。  (3)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来判定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不同基底、TiO2薄膜合成条件等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担载基底表面的比表面积越大、吸光性越强的TiO2薄膜的光催化效果越好;从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分析,搅拌可以加快催化的反应进程,但搅拌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催化速率达到平衡。
其他文献
无机基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水性、耐火、防霉抗菌和良好的透气性;不足之处在于涂膜形成过程中水份容易在其中渗透,并且所形成的膜硬脆易裂。而有机树脂具有韧性好,附着力强
猕猴桃籽是果汁加工过程从果渣中分离的副产品。经研究发现:猕猴桃籽中富含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左右,尤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保健作用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皮质下重要的听觉中枢通路驿站和声信息加工的整合结构,它接受来自IC下核团的上行输入、对侧IC的联合输入以及听皮层(auditory cortex,AC)下行的
具有宽禁带半导体特性的二氧化锡,经过掺杂元素后,具有优异的电学及光学性能,其熔点高、颜色浅、抗氧化能力高、耐酸碱、毒性小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导电防静电材料、电池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