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安全意识的建模与分析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与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有密切联系。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以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安全意识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Agent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理论对其进行建模与分析,旨在探求行为安全管理过程的内在机制与规律,降低其复杂程度,抑制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从而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第一,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的员工安全意识进行了建模与分析。首先,从行为安全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出发,编制、发放、回收并统计员工安全意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然后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利用LISREL软件对员工总体数据建立员工安全意识结构方程模型。其次,基于建立的模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员工安全意识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本文还从多角度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将回收的问卷按照工作性质分为采油类、研究所类、后勤类员工数据样本,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管理,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第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安全意识涌现现象进行建模研究。根据主体划分原则,将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划分为员工Agent、管理者Agent、组织Agent和环境Agent,定义其属性和交互规则,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员工安全意识建模所得的相关系数,对模型进行初始化,借助Netlogo仿真平台搭建模型,模拟初始模式、基准模式和受控模式下的员工安全意识涌现现象。对比基准模式与受控模式下的仿真结果可知,员工安全意识涌现现象是多个Agent及其属性交互影响产生的涌现结果。不同的Agent及其属性对员工安全意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根据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结论,对行为安全管理提出建议,并将两种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工作总结,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构方程模型与ABMS建模方法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复杂适应性的研究,而且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起到控制员工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木材进出口贸易大国,木材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在世界木材贸易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对中俄两国木材进出口贸易(主要指原木、锯材、人
我们采用电子束蒸发淀积得到了光学(折射率)匹配良好的Ta2O5和SiO2体系,Ta2O5和SiO2膜的折射率分别为2.15和1.45。测定了0.3—0.9μm光谱范围内Ta2O5单层膜的透过率和双层膜在0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古人饮茶,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但简单的种茶和饮茶,并不能代表茶文化,茶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文人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第一次
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已从战略新兴产业角度明确肯定了建筑业向市场提供的建筑产品属于“伴随有形实物的服务”,服务创新正逐渐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建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是一种多食性的世界性害虫,危害多种蔬菜、花卉,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是一类存在于昆虫嗅觉感器淋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城市和村庄的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村庄发展新思路。村庄规划是指导村庄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要实现乡村振
借助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控制理论,按成本的特点和习性将工程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介绍了这几种成本的特点;建立各级责任中心,明确责任中心模式和范围,对各级
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语言表达的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交际水平。在社交活动中,为了创造友好的、和谐的交际环境,语言表达者必须掌握一定的交际原则。本文将从
<正>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衰老、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属于缺硒地区,我国约有72%的地区不同程度缺硒。然而,硒过量地区又可能发
会议
<正>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完好率,减少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次数,国网河北景县供电公司始终秉持"故障可以预防"的理念,将配电设备消缺效率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快实现农网运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