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与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有密切联系。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以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安全意识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Agent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理论对其进行建模与分析,旨在探求行为安全管理过程的内在机制与规律,降低其复杂程度,抑制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从而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第一,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的员工安全意识进行了建模与分析。首先,从行为安全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出发,编制、发放、回收并统计员工安全意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然后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利用LISREL软件对员工总体数据建立员工安全意识结构方程模型。其次,基于建立的模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员工安全意识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本文还从多角度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将回收的问卷按照工作性质分为采油类、研究所类、后勤类员工数据样本,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管理,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第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安全意识涌现现象进行建模研究。根据主体划分原则,将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划分为员工Agent、管理者Agent、组织Agent和环境Agent,定义其属性和交互规则,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员工安全意识建模所得的相关系数,对模型进行初始化,借助Netlogo仿真平台搭建模型,模拟初始模式、基准模式和受控模式下的员工安全意识涌现现象。对比基准模式与受控模式下的仿真结果可知,员工安全意识涌现现象是多个Agent及其属性交互影响产生的涌现结果。不同的Agent及其属性对员工安全意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根据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结论,对行为安全管理提出建议,并将两种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工作总结,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构方程模型与ABMS建模方法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对行为安全管理过程复杂适应性的研究,而且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起到控制员工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作用。